analysis

星期日, 1月 26, 2014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徐承恩著,香港﹕紅,2014

徐兄新作。副題名看起來好像沒甚麼大不了,就不過是閱讀感想吧﹖

可是,如果看倌關心香港歷史的話,應該會留意到,我們讀到的中文香港歷史書,通常不是由本地華人寫的掌故(八九十年代很流行,方某在《吹水無邊》介紹過),就是由大陸學者寫的。大陸學者慣以大陸中心觀點看香港自不待言,本地華人寫的歷史,很多時亦不脫中華中心的史觀,只是政治認同不在中共(即「愛國不愛黨」)而已。
這種眼光未必能真正了解香港作為「海洋中國」一部分的價值,亦容易忽略香港海外聯繫網絡的重要性。(例如香港與南洋華人一直自成網絡,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紀念的,就是南洋人。東華醫院亦曾是海外華人社會與中國大陸聯繫的樞紐,連海外華人屍骸歸鄉都經東華辦理。)

儘管在某些本土人士眼中,「大中華膠」其罪當誅,不過在下眼中中華史觀只是角度之一,談不上罪名。可是,學習應該廣泛接觸不同立場,以他山之石攻玉才有進步,如果來來去去只能見到一種角度,對讀者或學生就不好了。

簡言之,中文歷史書的觀點不夠多元。學者撰寫的香港歷史書或有較多不同角度,但為了滿足學術評審的需要,通常只以英文發表。可能學者對非學術書市不夠重視,又或者因為學術書籍通常被視為「票房毒藥」,所以沒譯成中文出版。對於我們習慣讀中文書的讀者而言,較難親近。

較早前被譯成中文的Carroll《香港簡史》,是個好嘗試。可惜又牽涉篡改疑雲,誠屬不幸。未知會否窒礙本地出版社進一步翻譯其他英文香港歷史書的意欲。
(又,Carroll 引述曾銳生著作,說英國檔案中「沒有顯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曾警告港府不要進行政治改革,但英國官員在為香港不推行民主找理由時,經常就以中國不會容忍任何民主改革為託詞」,這是建基於當時的研究。最近有人在新一批檔案中找到了,周恩來警告英國不得讓香港如新加坡般,推行民主自治變成自治領。這是後話。)

因此,徐醫介紹了有關香港歷史的十二本重要英文著作,對於想多了解本土歷史不同角度的人應有幫助。這十二本書,時間幅度由香港開埠前的海盜、開埠初 期的西方和華人權貴(我不欲一概稱之為「精英」)、華人權貴如何爭取權益、甚至嘗試介入廣東政局、香港工人階級意識之始,到戰後民主改革如何泡湯、「非政 治化」的文化如何形成、抗爭又如何出現、政改和民主回歸的落空等等……讀完這本書,大概就像上了一堂香港「本土觀點」通史概論課
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找原書和徐兄介紹的其他書刊,深入研究。

維護本土利益,誠屬必要,但如果只流於一味排外、只有恐懼和憤怒的話,這股民氣的確可以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惟其破壞者與所能建立者相比,就有如龍種與跳蚤之別。

方某剛剛開玩笑仿朝鮮大院君樹立的斥和碑,寫了句「城邦斥左碑﹕蝗蟲犯我,非右即左,左膠賣國,戒我萬年子孫。」
無論是為了「搏like」還是政治動員,煽動民粹並不出奇。而且來自北方的威脅亦是事實。不過朝鮮仇外鎖國,結果如何﹖史有明鑑。這不是說應該一味開放不 設防,而是保護自己不代表要走向另一個仇外的極端,身為一個現代文明都市的市民,我們應該有足夠的理性和器度去尋找中庸之道。

一個人因為無知,才會偏激,因為他看不到世事因果紛雜互相糾纏。近來甚至出現讚頌靖國神社、聲稱日本佔領香港也比中共統治好的年輕人,只是當中最極端的例子。現在高舉本土大旗的眾生當中,了解本土歷史源流的人又有多少呢﹖

不了解過去、就無法了解將來,不看清楚過去因果的糾結,就無法解開這些結。無論你心目中的香港應往何處去,你都應該多了解歷史。
我想徐醫就是抱著這種心情寫這本書。若能由此導正民粹,讓眾人以更理性、更有遠見、有氣魄、有胸襟的方式鞏固本土自治,則無論對香港、對大陸,均為福氣。

又﹕封面這幅香港開埠初期的畫像,是徐兄特地向藝術館請求借用的。

(新書入手斬件加料上市。利申﹕此書由方某自購。)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筆記,或挑骨頭﹕

p.22 「香港華人有四大族群﹕本土、客家、蜑家、福佬。」

講「本土」,不宜與香港史上的四大族群混為一談,因為四大族群都被承認為「本土」居民。相對於客家,英國人把那些講圍頭話的原居民稱為「本地」(英文就這樣叫 Punti),既然連英文都叫「本地」,就應該保留,再改成「本土」徒惹誤會。

p.31 「相對太平的局面減少了浪的數目」應為「浪人」。

p.36 「是以怡和等英國商人」

雖然英文都是叫Jardines,「怡和」只是那間洋行的名,創辦人的姓還是譯「渣甸」。如果真的指怡和洋行而非渣甸本人的話,應為「怡和等英國商號」。

p.37 「湯錦台……作者在序言中的親中立場令人不解」

在網上看到的背景(他是台灣本土人),的確令人不解。不過網上倒另有此人提倡兩岸合作爭釣魚台的報導。

p.40 「須讓更多人聽聞基督教道理,尤其是基層民眾絕對不能放棄。」,「及」是贅字﹖還是本來後面還有東西﹖

p.52 「1897年,曹善允與華安成為首批華人事務律師。」

因為「華安」這個名聽起像故事裡的那個書幢,一查之下,其實可能是韋寶珊之弟韋華安。

p.56 「我們亦不應因為殖民主義的壓迫,而將在殖民帝國來到前的社會浪漫化。這些原初社會本身很多時亦是充滿歧視與壓迫,其統治者本身亦多為帝國。對於前殖民體系中的邊緣族群來說,西方殖民主義的來臨打破了原先壓迫他們的舊體制,縱然殖民者的動機絕不單純,卻弔詭地為他們帶來獲得解放的機遇。殖民史不只是西方殖民帝國剝削他人的歷史,更是被殖民者在新國際形勢的裂縫中掙扎求存的歷史。」

p.58 「這些與英國人合作的華人,在開埠後獲得香港政府的特別照顧。」
p.59 「海洋中華社會的成員原先只能夠參與地下經濟活動,來到香港後能迅速累積財富」

我想不會每個協助過英國的華人都獲得照顧的,應該只是個別少部分的頭目吧。協助英人後成功者當然有,但可能更多的人幫助完英國之後仍是窮困度日。
只是對這些人來說,協助英人絕對是個翻身的好機會。

p.77 「在廣州的時候就已與支持自由貿易的英商結下子」應為「樑子」。
「已宣佈香港為自港」應為「自由港」。

p.79 「港督兼任駐華商務總監,並同時向外交部及殖民地部責」應為「負責」。

p.81 「香港的公投觸動了英國方面的神經,令殖民地大臣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二戰前夕首相張伯倫之父)插手介入。他指威廉羅便臣在香港發動公投的做法並不恰當,並建議潔淨局之存廢爭議應暫時擱置,留待下一任港督決定。」

怕公投的也不只共產黨,只是沒那麼兇神惡煞。

p.83 「只是到了後期,土共的鬥爭手法日趨擾民,輿論才逐漸改為站在政府那一邊。」

放土製炸彈已經不只「擾民」那麼簡單吧﹖佔領中環那種阻街示威才叫擾民,放炸彈應該叫「恐怖主義」。

p.85 「當時英國外交部希望能與中國保持良好的關係,以拉攏中國參須對抗蘇聯的冷戰。當時中國剛開展經濟改革,英國商界多垂涎中國市場而向倫敦施壓。商貿部主張要把中國市場列為首要考慮,甚至指出丟失香港乃無可避免,倒不如全心討好中國。英國政府部分官員的綏靖傾向,令英國在談判前已陷入必敗之境。」

只要知道英國佔領香港的原始目的,就是作為對華貿易基地,那就容易明白他們為何會為了對華貿易放棄香港,而不顧香港人的利益。

「之後英方引用了香港的民意調查,指香港大多數受訪者均希望維持現狀。但中方卻指斥民調缺乏代表性,而香港政府既無民選代表、亦無為此搞過公投,令民意牌失去效用。」

當年反對羅便臣的公投、又阻撓楊慕琦的政改,最終令自己也打不到民意牌。

p.88 「彭定康……本為保守黨黨魁

他只是黨主席,屬領導層,但當時馬卓安才是黨魁。

p.103 「香港的西方人面對着惡劣的治安環境,逐漸如顧汝德(Leo F. Goodstadt)所描述那樣,養成了一種圍城心態(Siege mentality)。他們覺得自己被一群不友善的華人所包圍,認為自己的性命受威脅。他們亦抱有白人至上的觀念,令他們既不願意與華人打交道,更不願意受到華人的威脅。是以香港的西方人社群多希望政府能以強硬的態度對付華人。」

有沒有發覺,現在香港人對大陸人的心態其實跟當年西方人對華人的心態幾乎一樣﹖
在戰後,雖然香港事實上變成圍城(邊境被中共封鎖),本地人反而沒有這種心態。自由行逐漸開通後,各種生活上的磨擦、生活質素受影響和秩序轉差(治安轉壞是有,不過倒未至於像開埠初年那麼恐怖,只是大家的恐懼仍不斷引起拐帶流言),才引起了如在港西人般的強烈反感。

雖然方某向來不喜針對大陸人,不過如果配合自由行的政策沒改善的話,這種反感心態只會越來越嚴重。因為香港人實在地感受到他們生活方式所受的威脅, 而未能把矛頭對準政府的話,把面前那些人視為問題源頭是更容易的洩憤方式。由是看來,中共引起轄下族群互相仇恨的統治方式,似乎比英人的「分而治之」,更為有力。

p.132 「香港處於中英兩大帝國間的夾縫,令東華精英能遊走兩個政府之間,並從而得到自主空間。……香港東華精英未發展到如西方那麼為抗衡政府而立,但至少他們已不是某一個政權的應聲蟲。」

香港權貴的自主,從來都是在兩大政權之間「游刃」而得。後來一面倒靠攏中共的權貴卻無視這點,對中共來說你們永遠都不是「自己人」,只會當你們是傀儡,在統戰價值用盡後便會棄如敝屣。

p.140 「開埠初期,香港已經有為數不多華人精英」應為「為數不多的」。

p.144 「香港的地價高昂,建築成本亦比中國為高。業主為追求利潤,往往會增加建築密度。如此擠的環境,不論是通風還是排污皆未如理想,令華人住屋容易淪為疫病的溫床。這些業主很多時都是買辦或判頭,他們會將物業租給華人勞工作宿舍。業主通常會將房間細分為多間板間房,亦會出租如屋簷底的空間,令居住環境上加。」

之前介紹的《香港工程考》已有提及這些情況。可見地產霸權、財主無道,非今日之事。政府沒有民意壓力、不去管制財主,貧民就只有「自由」地被剝削。
另﹕「逼」應為「迫」。

p.147 「工會組織的數目如雨後春筍,且更傾向了勇武抗爭。」
p.207 「另一邊則深受普世價值影響,相信勇武抗爭。」

雖然「勇武」這個詞被陳雲炒得火熱,但我想還是不要隨便用比較好。對於不熟悉網絡潮語的人來說,你寫「勇武」他們會以為是「動武」。此處只需要用「勇敢抗爭」或「果敢抵爭」,便可表達相同的意思而不致誤會。

p.168 「廣州政府全面左傾,廖仲愷動員工人及農民組織工團與農團,並與被標籤為商團的華商階層。」

很明顯一個左傾政府不會動員商人的,而只會動員工團與農團,一起「對付」商團。「並與」如果不是後面有漏植,就是誤植。

p.176 「立法局的規會縮減,內設七個官守議席及個非官守議席」應為「規模」和「八個」﹖

p.207 「在法國第三共和時期,城市居民多支持左翼運動,而農村居民卻又信奉保守保皇的價值。工會運動因城市化而蓬勃發展,但農村的高出生率卻為保守勢力帶來新力軍。最終兩派誰也不能勝過誰」

不要說香港,其實泰國更接近這情況。只是由左右翼之爭,變成經濟政策繼續向城市傾斜、還是改為向農村傾斜之爭。

p.210-211 「劉兆佳對政治參與的定義亦頗為狹窄,並將之局限在與官員面談及參與選舉等正規渠道。但這些正式渠道往往未能真正影響政策,亦不為市民所信任。市民不肯透過這些渠道參與政治,很可能只反映了正規渠道封閉而不民主。市民很多時會透過非正規渠道去表達自己的訴求,這樣,他們其實便不是沒有參政意欲。」

透視一個親共學者如何曲學阿世。

p.216 「總括而言,香港在五十年代的社會運動已經開始提出平等待遇與性別平等之類的非功利訴求。社會團體已經能夠迅速而有組織地回應社會事件。這些運動大都採取 體制外的溫和抗爭,而部分如爭取改革婚姻法的社運亦已建立了長期抗爭的視野。這些如雨後春筍的社運之出現,代表香港公民社會的發展日趨成熟,已懂得以自發 行動表達政治訴求。不過中國因素仍然影響社運的發展﹔來自海峽兩岸國共勢力的介入,常令社會運動變得暴力及非理性。市民抗拒國共惡鬥造成混亂,令社會出現了非政治化的政治文化。市民會關心政治,但又會強調自己不涉及政治,他們抗拒的其實是中國、特別是中共的介入。而香港人對國共兩黨的取態各有不同,亦使他們難以團結一致的透過集體行動爭取權益。」

國共介入如何做成香港的「非政治化」,其實日常民生之事都是政治,關心生活等於要關心政治。只是「政治」被國共之爭搞臭了而已。
(「所造成混亂」應為「所造成的混亂」,或者刪掉「所」字,「造成混亂」即可。)

p.221 「不過在保釣運動的陣營內,卻生起了應否進行非法抗爭的爭取。最終專上學生聯會在7月10日發起千人集會,爭取和平示威的權利,並要求政府釋放被捕示威人士。他們亦決定發起公民抗命,於8月13日在故意不向警方申請的情況下舉行千人集會。」

可見社運「激進」「溫和」之爭已非今日之事。

p.225 「回顧之前的討論,我們可看到香港本土社運在蓬勃發展之餘,亦遇上了雙重的矛盾。首先本土社運受非政治文化影響,他們又要抗拒政治化,又要影響政治。他們對激烈手法有先驗的抗拒,既要民主自由法治,但又不願接受激烈抗爭。他們最終只肯溫和表態,只有訴求而乏壓力,令抗爭多事倍功半。」

「民國遺民的心態,卻又使他們仍抱有國族情意結。當中國的政權伸出了橄欖枝,他們便忘記那美好的故國早就隨風而逝,最終被中國政權所利用。」

p.230 「戰後於本土出生的嬰兒潮一代在六十年代末開始投入社會運動。這一代社運人士生來就註定要自相矛盾。 他們是第一批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一代。……他們在米字旗下獲得庇蔭,能免於中國大地上的種種人禍,使其人生經歷與同期的中國人大相逕庭。如此種種都使他們產 生以香港為家的意識。然而這一代人亦親身經歷殖民地統治壓制及腐化的一面。而他們既生於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香港,亦能於七十年代目睹中共晉身世界強國的 行列,促使他們透過中國民族主義建立自我認同,並寄望強大的中國能幫助他們面對殖民統治的弊端。嬰兒潮一代在骨子裏已經是有異於中國的獨特族群,但他們又要用中國民族主義的語言表達自我。」

嬰兒潮一代的自我矛盾。

p.239 「開明派的趙紫陽總理在5月20日探望廣場上的學生後,隨即失勢並遭軟禁至死。」

他應該不是見了學生才失勢,而是失了勢才去見學生吧﹖

p.240 「英國則同意在基本法增設關乎國家安全的廿三條

方便不熟悉香港的讀者閱讀,似乎說清楚是「基本法第廿三條」比較好。

p.242 「親英的怡和公司」

怡和是英資的,還需要強調親英麼﹖

p.243 「臨時立法會亦引入了公安條例及國旗法,箝制香港人集會抗爭的自由,並強香港人尊重中加諸其上的五星旗。」

公安條例倒不是新的,屬「重新引入」。而把五星旗加諸其上的,與其說是中國,倒不如說是中共。大家都知道,旗上最大的那粒星代表誰。

p.244 「民主黨亦計劃變身為跨階級政黨,不再以基層利益主導,亦不再熱衷於街頭抗爭。他們把資源放在黨的那邊,將精力放在議會中論政,減少與社會組織及基層社區的合作,因而削弱了支持民主的基層力量。」

近年有批評泛民(包括民主黨)偏向基層,認為支持泛民的主要是中產卻得不到關注,幫助了基層他們卻仍然投給保皇黨。與這種批評相比,這一段就顯得很有趣。

p.259 第一句「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之「年」乃贅字。

p.261 「在政制發展諮詢中出術

「出術」是廣府話俗語,如果強調本書只供本土閱讀無不可。如果想其他人也了解一下的話,改用「耍手段」比較易明。

p.264 「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建議在「解釋」加個引號。因為所謂的「解釋」只不過等於另加規定,根本不是真正的「解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