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三, 7月 01, 2015

館長不可不知的101件事

[館長不可不知的101件事]—香港藝術館莫家詠館長

大概是因為藝術館即將閉館重修(3/8就係)的關係,可能連演講廳都提早封閉了,所以這幾次「反轉博物館」系列的講座都只能在藝術館大堂舉行(但明明免費影片還在演講廳播……)。相比有百五座位的演講廳,大堂只放了七十張膠櫈。講座二時半開始,在下二時後到埗,已經剩下零星座位。到了正式開始時,已經有部分人只能站著聽了。以下點列。

1. 館長首先強調英文﹕Curator。因為近年外頭的各式展覽都多了,它們的「策展人」英文同樣叫Curator (方按﹕2003年在中央圖書館做剪報時,還見過有人在信報說政府博物館應該找外間的「策展人」籌辦展覽,政府館長只負責管藏品就好云云)。而博物館的「館長」除了「策展」(策劃展覽)之外,還要負責管理博物館和挑選藏品之類的工作。今次講座將集中講策展經驗。

2. 所謂「策展」,其實就是利用藏品「說故事」,要sell得好就要了解藏品,包括它們的強項和弱項。而且也要了解其他博物館館藏和私人藏品,因為一間博物館總不可能自給自足(除非你是全世界「奪寶」的大英博物館﹖),有必要時就得去「借」。

3. 為何要同時了解強項和弱項﹖館長舉了個例子。
香港藝術館的強項在哪兒﹖就是歷史繪畫,亦即是廣州一口通商時期的「外銷畫」。由於洋人聚集在廣州貿易,所以有一批畫家模仿西洋畫技法賣畫賺錢,為這段時期的珠三角地區留下了不少歷史風貌記錄。由於得到洋商的捐贈,香港藝術館的外銷畫館藏相當多。館長展示多幅沙面、十三行和香港仔瀑布的油畫圖片。

那麼,弱項呢﹖館長笑言,弱項就是「悶」。因為外銷畫的模式都是千篇一律,雖然每幅畫內容不同,但風格都差不多。如果整個展廳就只是一幅幅畫掛出來,怎能吸引觀眾入場和停留﹖如何能建立畫作和觀眾之間的關係﹖放多幾條storyline﹖
所以他們借用了「自助遊」概念,利用大眾外遊時喜歡參考的「旅遊攻略」模式,將畫作按旅遊指南的內容分類(例如名勝呀、飲食呀、買紀念品呀之類啦),重新包裝成「洋人旅粵指南-廣州自助遊全攻略」展覽。

4. 那麼展品的次序應該如何﹖當然就視乎館長想如何講故事了。

4.1 有一種是「冥想式」,即是沒有特定次序,可以任由觀眾隨便先看哪件都可以。不過這種展覽也一樣會出事,他們曾辦過一個抽象畫展,怎料在準備展品說明時,原本在文稿裡的展品編號,竟然由館長到設計師統統不察,印了在說明牌上。於是觀眾就投訴說很混淆,因為他們見到的第一件展品可能是9號,而旁邊的那件是3號……

4.2 相對於隨意觀看的冥想式,自然就是有一定次序的「指導式」。最簡單的次序,莫過於年份,按時代分期,寫在說明牌上就好。 (當然也不一定要用年份,例如前文的「廣州自助遊」就不是以年份區分。)

當然,如何指示觀眾這個「次序」,也可以出問題。館長說很多時候展覽小冊子都會附有地圖,表明哪個位置放了甚麼。可是館長補充說,你以為觀眾看完真的明白麼﹖館長自己天天在館裡出入,當然十分了解展廳的佈置。可是有些觀眾可能只是第一次來,很多人其實看了頭幾件展品之後,就已經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了。
(方按﹕帶點「歧視」眼光看,女館長會這樣說不出奇,女性方向感通常較差。)
(又按﹕所以不少展廳—尤其展廳較小的專題展覽—乾脆佈置成「線性」,參觀者只有一個前進方向,「一路向前」就好,中途不會有分岔,不讓你有需要選擇方向。也有像方某上次參觀新加坡國家博物館的常設展覽,他們有些展廳就分開「事件線」和「人物線」,觀眾可以選擇走其中一條線,他們在地下貼了兩條不同顏色的線提醒觀眾。不過其他人有沒有留意我就不知道了。)

5. 如果用說明牌又如何﹖館長說開玩笑展示了幾張圖,問大家是否能忍受純文字﹖抑或我們應該用圖像﹖(她其中一張圖,是取用whatapps與一位同事的對答,當她問同事製作某藝術品的心路歷程,對方不用文字答你,而是用了一連十幾個emoji作答……)

5.1 館長提及一些文字說明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說明牌是為了「所有人」而寫。
—是「物件」和文字一起說故事。文字只是輔助說明,不應喧賓奪主,吸引觀眾只看文字而忘記展品。
—文字是和同伴一起看的,有增進社交之功能。(方按﹕因為跟方某不同,大部分人都不是獨自進場) —說明牌不是「牆上的書」,不宜長篇大論拋書包。
—文字是「站著看」的,觀眾的耐性有限制,字數也有限制。
—眼可見到的何用多言﹖除非是需要觀眾特別留意的特色—例如其他同類物件都不是這樣的—才值得指出來。
(館長舉的例子是自己曾介紹犀角杯「侈口斂足」,都是抄專業著作的術語,但除非是視障人士,否則觀眾一看到就知道那是侈口斂足的啦。)
—直接指示觀眾需留意的要點。
—聯繫觀眾熟悉的事物。例如他們的生活經驗、或感官連繫,方便他們想像情景中的感覺。

5.2 大都會博物館有專門的編輯部,設以下指引﹕
(以下都已轉換為中文字數,英文字數會略多一點)
—入口說明旨在讓觀眾預知將見到甚麼,限100-130字。(縱使如此已經很少人看)
—展覽分廳的說明(panel text)說明本段內容,更短,限70-80字。
—展品標籤+文字解說(不多於50-60字)。
儘管已有指引,但館長仍大多會長篇大論拋書包。

6. 那麼如何令深奧事物易消化、有趣,但又不低B﹖
根據調查,博物館的觀眾大部分受過大專教育。他們會要求簡單,但看來「太低B」的又會有反感。

7. 另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館方習慣把說明牌放得很低(而且字體又不夠大),結果人人俯首就像靈堂致祭一般。(眾笑)
(當然caption放得太高要人人仰望也不成)
因為一般人的身高大約160-170cm,所以展品和說明牌應該位於比視線略低的150-155cm左右即成。如此則觀眾可以自然姿勢觀看。
而且這個高度亦不宜太多變化、時高時低,也會騷擾視線。

8. 除了寫文字介紹外,還可以採用非文字手段,例如﹕

8.1 圖像—利用圖像本身作對比,例如「東西共融﹕從學師到大師」展覽中,就放出兩幅幾乎相同的人像畫,一幅為錢納利原作,另一幅就是琳呱的仿作。觀眾見到就會好奇去比較兩幅畫。館方便可說明琳呱可以錢納利的五分一價錢提供畫功相若的畫作,所以很受當時的外國人歡迎。

8.2 燈光。一般而言,博物館調校用光是為了保護展品(所以很多時候光線較暗),但也可以用來突出展品。藝術館去年舉辦的唐景森遺作展覽就用上這一點。因為唐的雕塑,同一件不同面已有不同粗幼紋理,所以館方用了三支射燈從不同方向輪流照射雕塑,經過調節時間,每三十秒轉一支燈。那麼當觀眾看到想走的時候,發覺轉了燈,就會留意是故障還是甚麼,結果就被燈光帶領繞著雕塑轉了一圈,可以看到整件雕塑不同方面的不同之處。

9. 觀眾停留的時間有多長﹖
方某觀看專題展覽,在熟悉的展館中,通常用一小時到個半小時。
可是大都會(2010)的調查大約是三十秒一件展品、明尼蘇達博物館用追蹤眼球的儀器,發現觀眾眼線停留在一件展品上四秒至三十秒不等。
更有甚者,威爾斯博物館的調查指觀眾只會在博物館花三十分鐘,整個展廳也只是十七分鐘。

10.1 要增加觀眾耐性留得長一點。可以增加互動元素,就如近年政府博物館常做的。可是非常花錢,政府博物館「莫財」的時間反而比較多。而且觀眾大多不會看指示操作展品(這點不用做研究,看方潤日記就知道 :P ),研究也是指他們多以trail and error的方式去試,試不到就不理會了。所以互動展品不能複雜。

10.2 另一個方式,就要運用創意。前文提及的「廣州自助遊」展覽就加入非藝術元素,例如介紹當時流行的洋涇濱英語(Pidgin English,與一般印象認為是源自上海不同,因為上海未開埠前廣州已在接待外商,所以實起源於廣州)。這些用詞是在港大圖書館藏1862年的唐廷樞《英語集全》中抄出來的。

在「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中,館方製作了一份「職前心理測驗」吸引觀眾(館長笑稱畢竟香港人關注求職、OL又愛心理測驗),在心理測驗的題目中滲入與展覽有關的歷史背景冷知識。
(以前大家看外銷畫都不知道倒進外銷瓷器的粒狀物是甚麼,這次展覽也令館長發現那原來是西米。西米除了可以吸震、增加壓艙重量、給船上病倒的船員煮粥吃,而且到目的地還可以賣出去,絕無浪費。)

11. 最後,館長解題﹕為何沒有101件事﹖
因為其實館長不可不知的只有一件事,而廣東話習慣講「加零一」,故以101為題。那一件事就是「人」。既是指觀眾,也是指展覽團隊的合作。

12. 問答環節,館長提及藝術館重建計劃。
12.1 藝術館重建的重點之一,就是把現時門外的大樓梯拆掉。因為現在的博物館已不再想要「象牙塔」或「神廟」的印象,希望更親近觀眾。
藝術館大堂將搬落地面層(現在只有售票處、辦公室和演講廳、工作室之類),地面也會有展廳,專門放置WOW的展品,吸引路人入來參觀。現在書店的位置也會變成展廳。
12.2 另一方面,會設置兩間餐廳,讓藝術館成為吸引人們空閒來坐坐的地方。二樓的餐廳行fine dinning,有維港全景。地面的就是一般輕簡餐廳,讓市民可以進來輕鬆hea一會的地方。(方按﹕當然可能也有人會不滿,認為藝術館把無敵海景租給餐廳賺錢。)
12.3 現時已開始在地面擺放藝術品,就像現時在外頭的展品都可讓遊人躺上去互動。藝術館在閉館期間,館長們當然也不是白支人工,會接連舉辦「藝術館四圍走」的外展項目,各位可能發現藝術館在自己住的那區突然出現(笑)。
12.4 新建的M+博物館也是政府博物館,藝術館需考慮與其不同的館藏特色。現時藝術館著重於視覺藝術、兼有歷史不同時期的館藏,而M+則集中於現代藝術,而且亦不限於視覺的多感觀館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