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日, 6月 12, 2016

香港公廁臭史

[香港公廁臭史—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候選人莊玉惜小姐]

很明顯這個題目是她博士論文內容一部分。聽這個講座,你會發覺雖然公廁的臭沒當時那麼嚴重,但「地產霸權」的運作形式和當年其實很相似的。

1. 主旨是﹕
1.1 殖民政府不一定會提供公共服務,被殖民者也不一定只是坐著等待。
1.2 華人大地主的自理角色
1.3 殖民地政治,不只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二元關係,而是殖民者、商人和市民的三角關係。
1.4 大地主由行使負面地權(反對別人影響自己的建設),轉為行使正面地權(主動建設),令自己成為殖民政府的夥伴、令政府有求於我。

2. 香港公廁的開始,其實只被當成糞便收集站。
2.1 香港第一個公廁(不計茅廁,那是沒人清理的)始於1867年,是用馬桶的。由於政府不想花錢去清理(而又發覺有人想收買糞便),於是1869年開始拍賣公廁經營權。
初期的公廁有政府和私人設立,顧客都是草根階層的華人男性為主。
2.2 其實糞便在宋朝已有專業買賣。而且商業網相當廣,上海糞便可以賣到武漢那麼遠(還有黑社會搶屎),香港的也可以賣到順德。因為相對於農村人,城市人糞便營養較豐富,所以受歡迎。
2.3 值得留意的是,由1842年開埠,竟然頭25年也沒有公廁。如果衛生是成立公廁的主要理由,其實1843年已經有瘟疫,在西營盤站對上的West Point軍營還有人死了。
1854年有官員提出華人隨地大小便有礙衛生(當時殖民者眼中甚至認為華人天生就是帶菌者),應設公廁。但無下文。
1856年又有瘟疫死了約八百人。結果通過了一條Building and Nuisance Ordinance(建築物及妨擾條例,方按﹕現在還有132BK章附屬法例《公眾潔淨及防止妨擾條例》),要求建築物內要設廁所、而且政府亦「可以」提 供公廁。這條例把衛生責任推到地主身上,但也沒有禁止私人公廁設立(只是因為人口太少沒人做)。可是英國當地建設廁所的成本也比建後園貴三分一,成本增加 令華人罷市抗議(方按﹕當然其實是那些華人大地主鼓動華民去罷市),結果也難以執行。
1862-1863又有瘟疫。
1865年瘟疫又波及軍營,結果英國施壓。結果興建了第一批四個公廁,分別於灣仔堅尼地道、堅尼地城和西營盤等地。由政府付費清理,每月七十至八十元。
1869年,豬肉商區昌利向政府建議以$240承包公廁,於是引入了公廁投標制。合約說是承包「……甴曱池(講者按﹕即garbage pool)及挑運各官署內糞料,並港內各廁坑,並用各盆艇」運回內地,「……糞料歸承充人所得……六個月上期餉銀壹千弍百元。」由之前政府要每月付七八十 元,到半年可收一千二百元,可見三年間升值十倍。
2.4 不同大陸,挑糞一直都是全面私營,官府不干預。香港這塊殖民地則由官府授權商人壟斷公廁和挑糞業務。由於承包商出錢只為收集糞便,公廁衛生自然差。原本茅 廁拉屎後可以在上面澆乾土或木糠之類掩蓋臭味,但這樣會影響糞肥價值,所以香港的公廁不會這樣做。大便暴露放置而且不斷堆疊,令公廁變成極臭之地。

3. 分析1869-1920政府糞便收入,1869-1895大約都佔總收入1%,算是很大筆的收入,就算之後下跌到0.1%也不是小數目。
3.1 香港的糞便主要都是船運至順德勒流黃連,再分發南海、佛山一帶。這些地方都是產絲綢區,所以更需要「優質」的城市糞便。
(相比而言,新加坡就無法「背靠祖國」收集糞便,所以公廁發展比香港慢。但香港就因為商業壟斷主導令發展畸形。)
3.2 香港直到1880年代才有女廁。當時連東華總理也反對過,原因不外乎就是認為公廁太危險,女人就算出門也應該回家才如廁。何況當時殖民地華人十分之八都是男性,也沒多少女性。最早的女廁設於船街,就是給那些打工客家婦女用的。

4. 陳培是個小地主,卻租了幾個公廁。從他1918年的遺囑可見,當時他手上有大王東街六間屋值萬五元,孖沙街公廁一間卻值二萬一千元(他佔八分三,可見當時 公廁還是合股經營的)。另一個合股人古輝山,甚至是中華總商會發起人並東華主席。早年殖民地商人無論華洋,都只是來賺錢,連賣鴉片也沒所謂,當然更不會介 意沾手賣糞生意了。
4.1 因為當時糞便承包商要把糞便運上大陸,而單靠少量的政府公廁是不足夠的,於是又要向私人公廁收糞。而地價昂貴之下,公廁租金又比住宅高兩成,所以地主願意租地建公廁。反正當時整個社會只為賺錢,其他都不理,公廁管理不善的污染問題自然也沒人理。
4.2 由土地供應少催生的高地價政策,結果連開公廁的地方也是要投標搶租的。

5. 比較官營和私營公廁數目﹕
政府公廁由1867開始設置,到1910年增加至32座。
私人公廁於1865年有6座、到1868年增至高峰22座。然後1900年減至18座、1910年12座、最後1930年剩下2座。大致可見到私人競逐糞便時期的興衰。
5.1 比較地點﹕
政府公廁在中環當然沒有(因為中環是西人的,華人請回華區大便,西人自可利用官府、洋行、餐廳的廁所),太平山區有3座、堅尼地城4座。
私人公廁在上環有3座、太平山區4座、西營盤6座、堅尼地城2座。
5.2 有趣的是,政府公廁大多建於街市、屠宰場等政府設施、而且不近民居處。因為一旦太接近民居就會因為「影響租值」被大地主反對(NIMBY不是今天才有),可是私人設置的公廁,其實就在民居隔壁。
5.3 設計方面,政府公廁廁格數目較少(通常十格左右)、私人公廁的廁格多得多(二十至四十格,甚至有56格的)(註),私人公廁的設計似小屋、非常接近民居。

(方註﹕講開廁格數目,其實老媽以前經常講「36道門」的笑話。需知美國有種超長、有很多度門的豪華房車,老媽笑說他們以前也坐過。那是新加坡當局特製的流動公廁車,因為每邊有18格,所以總共就有36個廁格、36度門了。)

6. 1899年皇后大道西256號的公廁,接通後面地勢較高的第一街29號。可是卻要由三四呎闊的窄巷進入(講者說可能是為了不漏臭氣﹖)。是一幢破損的磚造建築,光線不足空氣不流通,而且低於第一街地面17呎,其臭可想而知。
6.1 私人公廁每月每個廁格要向政府繳費六毫,但西區碼頭一格公廁每日已有四千人次光顧。不只可以賣糞,甚至還加收「入場費」,一次賺兩份。所以有大利可圖。(講者說有人指查維克報告書說一年六毫,那是錯的。)
6.2 另一個歌賦街2號屬於陳培的公廁,是兩層磚造建築,有27廁格。原本三面有16度窗但全部關上(因為被投訴散發臭味的緣故)。鋅造的廁盤已破損,而且上層糞便透過金屬管倒至下層,但管道無法清潔,也令人嘔心。
陳培曾被附近的西人告上法庭,但因為附近已沒其他公廁,最近的46號庇理羅士女子中學樓下公廁亦因為被師生投訴而關閉,所以法官裁決可繼續存在。(講者說 這是受到行政干預的影響,但我想未必,因為雖然滋擾是事實,但法官也的確要考慮關閉這個公廁後人們隨地大小便怎麼辦的實際問題。反而當時整個殖民地政府都 無法強制公廁改善衛生才是大問題。)
講者指出,其實陳培被人告過好幾次。可見小地主無法像大地主般「解決」被投訴的問題,這樣經常被投訴,令政府官員厭煩。

7. 其實查維克報告書曾經建議改善公廁設計,加強通風照明並提供清水,但最終沒有實行﹕


8. 政府後來設置了一批地下公廁避免臭味四揚的問題。1912年設立的鴨巴甸街地下公廁(就在前中央書院側),一直用到十幾年前才關閉(已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未知將如何處置)。這個公廁分上下層,而且是一個水槽廁所,所有廁格由水槽相連,每十五分鐘沖水一次,糞便就會沿著水槽經過各個廁格然後排出。訪問使用過 這個公廁的八十多歲老婆婆時,獲告知五六十年代曾有人用報紙抹屁股,丟在水槽裡塞住了,結果糞水就會湧出來。而且當時公廁內亦無水洗手,他們去完廁所就這樣直接上茶樓飲茶去了。

9. 根據講者分析私人公廁擁有權,發現有些公廁由1860年代到1925年還存在,差不多半世紀了。而且還會買賣轉手,轉手的原因通常是破產(部分甚至由洋行接手,他們也不介意沾手這門生意)、同行收購、重組物業來還債之類。
1877年軒尼詩上任後善待華人,甚至讓華人可以購買歐人地區的土地,於是甚至有一年賣地有五分三的地都是華人購下,亦因此後來地產泡沫爆煲時很多華人大地主損手爛腳。
9.1 其中一個擁有人郭祥是鐵行買辦,有十幾隻船,出殯時的儀仗人數多到龍尾要用一小時才通過其中一個地點。可見公廁擁有人很多都是當時的大商家。
另一個鄧六(鄧延昌),他的親家曾貫萬就是曾大屋的創建人。
這些業主名單中甚至有個「盧冠庭」,他也是中華總商會的創辦人之一。
9.2 重點在於,私人公廁的地主大多有其「勢力範圍」,因此可減少投訴。
他們可能把公廁夾在自己的物業中間,又或者放在自己地盤角落,雖在其他物業附近但亦在自己物業旁邊。即是用自己的物業作緩衝區(buffer zone)以避投訴。
9.3 如果從地圖上分析﹕
1877年華人開始零星買地、也開始建公廁。當時建築沿用了英國出現的 back-to-back house 形式。
1880年華人繼續大量買地(如前述,因為軒尼詩親華和大量華工來港導致地產大升、然後暴瀉),公廁也大量增加。因為當時屋內不設廁所,於是地主順便開公廁再賺多一筆。(方按﹕有沒有想起黃子華棟篤笑提及住黃埔只能用「誠哥」電訊服務那一段﹖)
大地主因為擁有附近土地,不怕被投訴,所以更能吸引經營者租地開廁、而且租金更高。於是我們可以說形成了一種地產霸權的「勢力範圍」(sphere of influence)。
他們不是純粹為了收貴租而辦公廁和買地,解決衛生問題也對其他物業的地價有利。
1888年一些小型勢力圈增加了,有些大地主收縮了。
1895年,有些勢力圈甚至消失了。
9.4 分析當時八大地主的私人公廁土地資源(1877-1895)﹕
1877年共有385塊地、1880年338塊地(分屬四個勢力圈)、1888年478塊地(八個勢力圈)、1895年434塊地(七個勢力圈)。
9.5 能夠維持勢力範圍,才有可能維持私人公廁幾十年之久。地權維持著公廁,再加上這批地主都是華人領袖,關係網密切,所以就算他們擁有的土地交錯、勢力圈互相重疊,也不會互相投訴。
9.6 這些關係網包括親屬(家族或姻親)、朋友、生意夥伴、政經關係等(如政府委員會、東華保良、中華總商會等)。
講者分析甚至搬出非常複雜的「關係圖」,公廁擁有人之間很多都有各種不同的關係。(這種分析令我想起幾位朋友之前寫的《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如果莊小姐有興趣用電腦分析可能會更有興。)
9.7 早期的華人流動性很大(1930年代會留港達十年的不夠三分一),亦不懂投訴。所以只有地主會懂得投訴,有些公廁經營者也會為了爭生意而互相投訴。

10. 1900年後政府公廁數目才追上私人。政府曾經欲收回私人公廁,但地價太貴、而且收地會遇到很大反對(這些地主甚至連衛生條例也反對)。當時地價收入佔政 府總收入兩三成,政府除了不想得罪地主、也不想得罪這批「華人領袖」。無論過去或現在,「有地」都比「有錢」重要,土地的重要性令地主擁有額外的影響力。
10.1 到1900年代廣東農業失收,於是糞便也失去價值。公廁承包商甚至倒糞入海,政府於是開始構思建立水廁。而因為承包商不願再出高價承包公廁,亦令地主失去大筆收入。
10.2 有趣的是,就連1915年袁世凱稱帝、廣東獨立,也影響令糞便無法運送。再加上有海盜劫持糞艇勒索贖金,承包商要另行付費(其實即賄賂)才能獲廣東政府護 航。於是糞價又跌,自始私人公廁大減。於是直到1930只剩下最後兩個私人公廁,但講者找不到資料說它們何時關閉。
10.3 結果香港自1910年代開始設水廁,比印度和緬甸更遲。但又早於上海,這個連黑社會也搶糞的地方,直到1927年才有水廁。

11. 回到結論﹕
11.1 殖民地政府不一定會提供公共服務。
11.2 早年公廁淪為糞便收集站,政商分享投機利益。於是二元的政商關係變成殖民地三角政治關係。
11.3 政商合作﹕私人地主承擔了維持公共衛生的工作。
11.4 公廁服務持續,並非基於衛生理由,而是因為地權與相關利益所致。
是否覺得現在的香港其實也差不遠﹖

12. Q&A時間﹕
12.1 香港直到戰前都有賣糞,戰後五十年代因為中共佔領廣東,香港政府為了糧食自給甚至曾計劃於新界設糞廠。
12.2 威靈頓街地下公廁是唯一至今還使用的地下公廁,為了消散臭味,有管道抽風至幾層樓高的位置才排放。
12.3 上樓收糞的收集商,跟公廁承包商也是同一批人。早年的挑糞業有四千人參與,也是一大行業。
12.4 香港荒謬之處,到1935年的Housing Report還沒建議屋內要設置廁所。可見地主的影響力有多大。

老實說我不知為何會有人(而且不是小朋友)說未聽講座之前不知道糞便可以賣。對歷史或農業略有所知,應該知道糞肥是甚麼一回事。(要不然你以為「肥水不流別人田」的「肥水」是指甚麼﹖難道是淝水之戰那個淝水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