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2月 24, 2016

1941年香港戰役:神話與現實

這個講座上星期六上午於堅尼地城舉行,非離地左膠如在下真的從來沒去過「堅離地城」呢。
遲了少許,不過講者還在解釋「歷史學」的問題(像上次般強調沒有人能得知全部真相啦),所以還沒有錯過正式內容。而這次講座內容有少部分去年卜永堅博士也曾引述過鄺博士的著作內容。
講者強調,與其只是拆解「神話」,倒不如研究一下神話如何形成。這些事件是如何形成人們的記憶和經驗,最後建構成神話的。
講座內容分六部分﹕
1. 英國決定放棄香港嗎﹖
2. 加拿大軍來香港當炮灰﹖
3. 駐港英軍缺乏裝備﹖無心戀戰﹖
4. 英國不信任華人所以沒組織華人參戰﹖
5. 國軍原定赴援,是被英國拒絕才沒有來﹖
6. 事件、經歷、歷史書寫的關係

1. 英國決定放棄香港﹖
講者作述元邦建《香港史略》p.167的內容,指英國向日本妥協、壓制國共在港抗日活動,並讓日本人掌握香港所有情報,好等日本讓英國延續在華利益,故此於1937-1941年間放棄香港防務。
(講者強調,講座中引述各「神話」作品,並非旨在評論作品本身價值。這些作品除了這些「神話」之外,其餘不見得就有問題。在此引述只是因為這些作品對這個「神話」描述最直截了當,方便引用。)
講者提醒大家注意﹕為何這些故事都是由1937開始呢﹖難道英國之前就沒有任何計劃﹖
而英國於1938年後就改變計劃,為何又不提﹖
事實上,英國於1905年後防務計劃中已假設日軍將會進攻香港。
但兩次大戰間對香港防務影響最大的,就是1920的十年計劃。這計劃預計十年內列強不會開戰,所以防務開支預算將封頂不再增加。可是這個計劃並不是一廂情願,而是基於時代背景。當時一次大戰剛完,英國需要節約大戰期間大幅增加的開支。而且1922年定約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亦指定東經110度以東的英屬島嶼(除了澳、紐、加所屬島嶼外),防衛設施都必須維持現狀,只准維修而不准增加。所以英國基於這些限制本來就不能在香港增加建設。而華盛頓海軍條約直至1936年才失效。
講者展示一張舊照,是(1928年)日本聯合艦隊扶桑號等艦訪港的照片。當時香港華人甚至不相信那是真的,還登上開放參觀的扶桑號敲打炮管,才發現是真鋼。反之,港府和英軍則欲藉此誇大日軍實力,向英政府爭取利益,維持星港兩大海軍基地。講者提及另一常見「神話」就是指英國「保星棄港」,其實英軍戰略上已知需要香港作為包圍日本的前線基地,相對而言新加坡實在太遠了。所以在1925-1936年期間,英軍其實不斷在制訂作戰計劃和籌備修建防衛設施,加強香港防務的主要計劃就是啟德機場和醉酒灣防線。
1927年聯合計劃小組報告,指明香港不保則星洲不保,必須以香港為基地對付日本。香港需要保護的主要設施包括金鐘海軍船塢、啟德機場、和昂船洲海軍基地,當時昂船洲設天線情報站,截收所有日方來往電報,情況有如日後之鶴嘴天線站。
英國的國防學院每年都要軍官學生進行演習(當然是紙上的兵棋演習),當中總會包括香港。而他們的構思,事後亦證實與後來日軍攻港策略相同。
英軍認為,香港全境易受來自台灣基地的日軍飛機攻擊,而新界和九龍都太易被進攻,所以改為加強港島炮台設施。有趣的是,雖然炮台和炮架這些技術設施都很貴,但原來最貴的是給官兵住的營房,比炮台和醉酒灣防線都要貴。
「1938年為何放棄﹖」
事實上,如果仔細研讀英方檔案,便會發現英軍只是放棄防線(醉酒灣防線),而非放棄香港。英國海軍認為金鐘海軍基地容易被炸難以防守,不願意派兵,所以也不用花那麼多錢加強醉酒灣防線,只是死守港島足矣。
而英方檔案中,陸軍總參謀長John Gort表明,這「放棄」是等中日戰爭結束之後再打算。
講者笑稱,現在應該有不少人「揼心口」的是,1938年時國民政府借款困難,曾經表示可以乾脆把新界都賣給英國,以換取借款。但英政府認為反正新界難以防守,而且當時借錢給蔣介石也不知道能否收回,所以就拒絕了。
講者強調,英方態度並非「完全不抵抗」,1938年《香港防務備忘錄》寫明新界和九龍是在「不危及守軍撤退」及造成大量平民死傷之下防守。
1938年歐戰開始法國潰敗,日本佔領中南半島。再加上1940年日本已佔領深圳和東沙西沙等地,即是香港已經被日軍包圍。當時港督羅富國倒真的建議英軍撤防、宣佈為不設防城市了。
但英國遠東三軍總司令樸芳空軍上將(Robert Brooke-Popham)卻認為應該欺騙日本,讓對方認為英軍實力很強,阻嚇其進攻念頭。他在文件中明言要「迷惑」(mystify)、「誤導」(mislead)敵人並鼓勵擔驚受怕的盟友。在私人信件中,他卻明言不能少看日本人的實力,英軍只能拖時間等待救援。
 (講者說笑道,睇張相都知樸芳上將夠奸 :P )
講者指出,亦正因為「欺敵」太成功,令大家都以為英國部署萬無一失(把醉酒灣防線吹噓成東方馬其諾即為一例),所以當英軍於開戰後不久即失敗,就令本地人十分失望了。
1941年1月7日邱吉爾「聲稱」要放棄香港的文件,經常被華文作者拿作英國放棄香港的證據。
文件中邱吉爾的確聲稱,按當時形勢,開戰後香港既守不住又救不到,倒不如把部隊都調往星洲算了。反映他真的開始想放棄香港。
可是,講者指華文作者大多斷章取義,有意無意忽略了這一段之後邱吉爾就說﹕但他「希望(香港保留)更少部隊,但稍為調動既顯眼又危險」,那即是其實不能撤兵啦。換言之,邱吉爾是考慮過放棄香港,但根本沒有決定放棄。
2. 加拿大軍來香港當炮灰﹖
講者說他見過最離譜的說法,是他在面書曾見有人聲稱加拿大軍其實是「路過」香港,本欲前往印度,只是被香港留下來參戰。講者笑謂,持此論者好像完全不知道甚麼叫軍事部署,由司令部調動的軍隊可以被地方政府強行留下來﹖
1941年9月8日參謀長委員會突然決定增兵香港的原因,多被華文作者忽略,視為不重要。
其實此一轉變背景為外圍因素,因為美軍開始對遠東有興趣,並派兵菲律賓。故此英國認為可以跟美國一起增兵以嚇退日軍。
1941年9月,原駐港司令賈乃錫(一個主戰派)離任路經加拿大時,向加拿大政府求救兵,而又同時向英國表示加拿大已首肯。十足好女兩頭瞞。
但英國政府也不是不知其招數,所以一開始時是拒絕的。但後來因為美國轉趨強勢,英國於是就決定跟著增兵。
至於加拿大方面亦有其盤算。二戰初期加拿大也跟隨英國參戰(雖然為了堅持自行宣戰而遲了幾天),但一直只是出錢出糧沒出兵,所以在盟國當中地位較低(於是當時邱吉爾到美國與羅斯福商討世界大勢,加拿大竟然不獲知會。可是到1945年加拿大已成為第三大海軍,可見加拿大潛力之強)。於是加拿大總理決定派兩個營到當時還不是戰區的香港「意思意思」一下。
領軍的羅遜准將是加拿大軍隊訓練總監,不能說加拿大不重視這趟出兵,但他並沒有領軍作戰的經驗。(但其實攻港日軍同樣缺乏實戰經驗。與我們一般所想不同,這批日軍在中國大陸只是在後方打過游擊隊,並沒有跟正規軍作戰的經驗,兩者作戰方式和強度相差很遠。)
加拿大本來打算派一個旅、還有裝甲車。但可惜開戰時那些運輸船還在馬尼拉,已經趕不上了。
當時運載加軍的船還未到香港,局勢已經差到戰況一觸即發地步。羅遜甚至在日記裡寫﹕很怕開戰時加軍還在船上。(方按﹕玩過Axis & Allies就會明白,因為運輸船並非戰艦,中彈即沉,所有士兵和裝備都會損失。如果下了船,就算只有步兵沒有大炮至少還可以開槍還擊,被轟炸也不會被困一起一下死光。陸軍在船上比在地上脆弱得多了。)
可是美日談判卻因為羅斯福叫價太高,日本政府根本沒法答應要求(以當時政局,誰答應了恐怕都會被激進軍人幹掉),於是談判破裂。而美軍將領背後其實亦一直要求總統別把日本迫得太緊,因為他們還未準備好開戰。
香港政府當時為免刺激日本,禁止了反日宣傳,於是招致華人埋怨和嘲諷(直到今日)。但其實港府一直沒有阻止抗日籌款、運送甚至走私軍火回大陸。所以英國人的作品就會反過來認為己方甚為委屈。
為了備戰,港府亦開始大量興建防空洞,甚至鬧出了「性賄賂案」。有個華人女子與工務局官員交好,為某公司招攬建築生意。有趣的是,這女子在開戰前就上船離開香港到美國,繼續當其交際花,絲毫不受戰爭影響。
3. 駐港英軍缺乏裝備﹖無心戀戰﹖
很多人受戰前英方宣傳誤導,以為駐港守軍18日就打輸很差勁。但如果比較整個法國打了21日就投降,香港以一彈丸之城守了18日,算短麼﹖
另一個誤解是以為英日兩軍實力相當,這其實是亂計數的結果,因為很多人把英軍全體總人數(包括所有輔助作戰和非戰鬥人員)跟日軍的作戰部隊人數相比,忽略了日軍背後還有很多支援人手。
攻港日軍單是步兵已經有13000人,比英軍人數還要多(別忘記英軍人數還包括了義勇軍這類民兵,並非全為正規軍)。而且背後還有五千多炮兵、加上其他工兵後勤等單位,日軍連炮兵人數也比英軍正規步兵還要多。炮兵甚至有幾百門炮的規模(這倒是因為英軍欺敵成功,令日軍以為醉酒灣防線是難攻要塞)。
而當時英軍部署在醉酒灣防線的前線部隊只有三個營不足三千人,但別忘記他們面對的日軍單是步兵已有萬多人。
而且,日軍部署還有百多架飛機、總共出動二百幾架次,可以隨時有三至九架在香港上空提供火力支援。英軍則只有五架飛機,而且是一戰時期的雙翼舊機(結果開戰不久就被日軍在地面炸掉)。
至於日本海軍則派了幾艘驅逐艦靠近香港試圖進攻,但被岸上炮台擊退無還擊之力,故並未發揮作用。(可見英方興建炮台的計劃很有用)
開戰後,英軍立即派Hughes上校飛往重慶與國府聯絡尋求增援。
而那批只有打游擊隊、沒有打正規軍經驗的攻港日軍,在事前也做了七日針對醉酒灣防線的演習,那又算不算很有經驗﹖
他們就只有攻打醉酒灣防線的策略,以為一打英軍就會投降,所以根本沒有進攻港島的作戰計劃。
4. 英國不信任華人所以沒組織華人參戰﹖
關於這個「神話」,講者引述了另一篇文章,取自薩空了《香港淪陷日記》(1943)的記載,內容都是埋怨華人不受重視,英人根本不欲華人幫忙,所以才輸了戰役。講者卻說此人根本是自我中心,把一己遭遇說成是「華人被輕視了」。
首先,此人根本不是官方記者,甚至連記者證都沒領到,卻埋怨沒機會當隨軍記者。那時候香港形勢危急到甚至英國記者也未必有隨軍的,他一個人代表得了整個中華民族﹖
其實他只不過是個左翼的「進步」記者(方按﹕今時今日或者會自認是「公民記者」或「freelancer」),沒有任何官方身份,當然沒機會參與機務啦﹗講者反諷,是否莫德庇做任何決定都要先召集全體記者(尤其是薩先生)來開個記者會才執行﹖
更離譜的是,1985版的日記有一段說港英政府不願讓華人加入防空救護團,薩先生找一個左翼英國女士干預才成事。但這段是1943原版沒有,1985年重印才加上的﹗為何﹖看時間是中英聯合聲明剛簽署後,中國正在部署「收返」香港的事,為何要加上這一段,其理明矣。
薩著如此,後來出版的華文書籍幾乎都是跟著說英國排斥華人參戰,然後再連上東江縱隊的事。於是整個「英國人不信任華人,沒有讓華人參戰,最後華人在東江縱隊帶領下打游擊」的神話就成型了。
事實是,戰前的華人英兵到1941年已是50周年了。1891年英軍招募華人只是負責打雜,到1936年就成立了戰鬥部隊,包括工程兵、水雷炮兵、炮兵等。
除了全職的華人英兵外,還有香港防衛軍(即義勇軍),不過參加者多是混血兒,身份認同很複雜,甚至各人之間也有所衝突。
到1941年,正式成立了香港華人軍團,包括了步兵營和機關槍營。香港淪陷後有不少人逃到緬甸歸隊,成立了緬甸香港志願軍。這批香港人主要負責敵後作戰,收集情報和騷擾。但他們也貫徹了「香港仔」精神,126人當中只死了31人。英方指揮官報告也寫道,這批人防守一流,進攻就差一點,即是暗指他們不夠勇敢。
當然,正如講者指出,這批人的價值亦不在於攻擊,否則一次進攻就會消耗殆盡。由於華人懂得漢字,往往被調到英軍情報部門協助分析日軍文件,就算不懂日文,懂得漢字已經很有用。又因為與緬甸英軍合作的國軍有廣東部隊,所以這批人也有被調派負責英軍聯絡國軍的任務。
反而是同屬華人的孫立人將軍似乎看不起這批「非自己人」的華人英兵,所以竟然隻字不提。
當然整個神話不止是一個左翼記者發明的。
就在香港之役後不久,宋美齡在紐約時報撰文,指中國抗戰幾年,從未投降。反而是英國怕刺激日本來攻而不準備,一攻即降。香港只花錢搞海防,結果就被日本人從背後攻下來。宋美齡再把這件事扯到清朝大沽炮台陷落事件。然後就說只有菲律賓在麥帥麾下比較似像,就是因為「信任當地人和給予獨立」。(後話﹕該文刊出後兩個月麥帥也敗走了)
(講者補充﹕很多人都會拿一些戴著德式軍盔步兵的照片當成是蔣介石嫡系步兵照,其實看清楚襟章的話就會見到「軍校」兩字,那些都是軍校生。真正的德式裝備嫡系部隊很多在淞滬抗戰時就損失了。)
時任英國駐華大使薛穆給祖家的電報就指出,這是中國習慣的「出口轉內銷」策略(講者按﹕至今亦然),先在外媒發表然後再在本地媒體轉載較易得到注意。
當時中國民族主義高漲,並認為中國相對於盟軍而言表現已很強韌。宋文目的是推翻清朝留下來的不平等條約,薛穆強調尤其是英國的治外法權,包括租借新界。事實上文章刊登後不久,中方即向英方交涉要求收回新界,並獲得美國支持。
5. 國軍原定赴援,是被英國拒絕才沒有來﹖
這個神話可以引用謝永光1996年著作(香港戰後風雲錄﹖)。他引述了張澤深的自述,說香港淪陷時國軍已開到樟木頭,只是後來突圍而出的陳策告訴他,邱吉爾指令楊慕琦快點投降,以免國軍佔領新界後要求索回香港難以拒絕。
講者說如果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漏洞重重。
首先,受到戰況影響,12月21日後其實連陳策本人都無法聯絡國民政府,香港要與倫敦聯絡也很困難。而最重要的是,當時邱吉爾正在乘軍艦往華盛頓開會,為免被德軍得知行跡所以沿途實行無線電沉默。邱吉爾當然不會為了命令楊慕琦投降,而讓德軍潛艇知道自己在海中央。
張澤深這個186師師長是誰﹖就是派來香港的救援部隊,但他手上並無重炮。別忘記日軍其實還有五千人(包括炮兵)的後援留駐在邊境。可見就算186師趕到深圳,根本就無法突破邊境進入新界,更不可能救到港島。
而張澤深於1945年的這段自述,正正是為了要收回香港。
英國於戰前其實曾向國軍詢問增援(而不是拒絕),而開戰時中共其實也曾求索武器,但因為日軍進展太快,英軍來不及送上武器就趕著南撤了。
而中共直到1942年才派游擊隊來港,之前就只有國民黨的地下組織在幫忙。
講者笑謂,假如186師佔領新界就可以索回香港,那麼英國潰敗時為何不乾脆讓國民黨地下組織跑出來佔領港九,然後以民國名義投降﹖那麼戰後就可以「順理成章」收回香港囉﹗國際法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6. 事件、經歷、歷史書寫的關係
與其只是拆解「神話」,不如考究為何要這樣寫。
除了香港史之外,香港史學史的研究也很重要,作者的背景各異值得分析。
閱讀歷史應該尊重資料但不失批判,明白歷史經驗是多樣而非單一,不能見到不符合自己理念的歷史經驗就不算數。
講者也質疑「以論帶史」的問題,認為這樣容易削足就履。他並不贊成「以香港人角度」寫歷史的說法。雖然寫史者不可能中立,但不應該一開始就拿一套史觀框在多樣化的歷史經驗上。
問答時間﹕
1. 關於英國受日本威脅而封閉滇緬公路一事,英國人的想法不同。駐華大使薛穆認為香港轉運物資比滇緬公路更重要,而英國從來沒有阻止中國透過香港輸入物資。不過講者質疑,當廣州淪陷了,香港物資還能怎樣運入內陸﹖
2. 華文掌故總是說日本人對香港情報掌握透徹。但講者說如果各位去看日軍的《香港兵要地志圖》,就會見到他們竟然認為城門水塘有水上飛機場。對應一下英軍的設備圖就會知道日軍情報大多錯誤(他們也認為青衣島上有英軍炮台但其實沒有)。
何況日軍一直不知道英軍戰略,甚至不知道駐港英軍根本無力防守。日軍的戰略情報一向不太行,倒是前線部隊的戰術情報(例如在醉酒灣防線前探知敵情)卻掌握得不錯。
3. 二戰時美國的戰略決定是否真的很統一﹖這點學術界討論不多。
雖是民主大國總統,羅斯福作風其實很獨裁,但前線將領卻對其決定頗有意見。可是羅斯福根本沒有跟邱吉爾談如何對付日本,變成英方自己一廂情願認為美軍可以支持大局。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