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12月 29, 2018

Ketchup同茄汁邊個出現先﹖

樓下茶餐廳個收銀哥哥,見在下喜愛讀書,間中就會找些問題來問。
昨晚晚飯他突然就跑出來問這個問題。

老媽說我面口一黑很不禮貌。雖然我的確覺得有點滋擾(畢竟我是吃飯不是參加問答比賽),但臉部肌肉縐成一團的最主要原因大概是﹕這個問題有很簡單的答案,但那個答案已知並不準確,即是要查一下才答到。
(相對而言「為何流星雨要叫XX座流星雨」那些易答得多,隨口就答到。)

最簡單的答案是﹕Ketchup源於廣府話「茄汁」。
這個答案已經早到忘了從哪裡看到,大概是小學時在小書看到的。問題是我記得後來曾見到其他解釋,而「廣府話說」並非事實。

其實要查也不算難,只要開英文維基ketchup就已經介紹了三大起源。

如果仔細去看,廣府話「茄汁」說可以率先淘汰。因為ketchup本身並非只指茄汁(該頁至少還有mushroom ketchup),只要再看介紹Tomato ketchup那一段,就會發現茄汁這種東西出現得比ketchup這個詞更遲,已是將近十九世紀的事。而大家都聽過歐洲人認為番茄有毒這故事(的確茄科不少植物都有毒),歐洲十七世紀才開始吃番茄,那麼稍後才出現茄汁並不出奇。英文字典在十七世紀就已經出現了ketchup,而當時根本沒提及番茄。而且茄汁也不像是中國發明、比較像歐美發明的東西(你看中菜有多少要用茄汁﹖),拿「茄汁」音譯不太像事實。

同頁介紹另一起源說是法文escaveche、西葡文escabeche、阿拉伯文Kabees(醋醃),變成英文caveach,再變成ketchup。方某不懂這些語文不懂評論,但字面看很難覺得這些詞語讀起來像ketchup。

我反而認同ketchup是源自中文,不過不是廣府話,而是另一起源﹕閩南話「鮭汁」說(kêchiap),至少聽起來比較像ketchup。鮭汁聽起來不知是甚麼,其實就是拿鮭魚醃成汁,即是魚露。同頁提及的馬來文起源說(kicap),其實也是起源於閩南話,只不過是先傳入馬來話再傳入英文,這樣似乎比較貼近英國人早年接觸遠東的方式。
只不過英文把ketchup用來指稱各種用來沾食物的汁醬,於是後來出現茄汁也同樣稱ketchup。只是這些ketchup中茄汁特別「發揚光大」,於是漸漸人們見到ketchup想到的就是茄汁罷了。

「鮭汁」說看起來比廣府話說合理,是因為首先魚露出現遠早於茄汁,這可以解釋為何英文早就有ketchup而且可以指稱非茄汁的其他沾汁/醬。
其二,廣府話「茄汁」本身不符事實,因為這不是水狀的番茄「汁」(=橙汁、蔗汁),那麼濃稠的其實應該叫茄「醬」(=蝦醬)。雖然語言本來就有不準確(例如廣府話「雪櫃」卻沒有雪,大概是早期「冰箱」裡面多結霜,令地處南方的廣府人聯想到雪,故名),但與其說因為廣府人先叫錯「茄汁」於是英文跟著叫ketchup,倒不如說英文先叫ketchup,然後廣府人見反正真的有「茄」音就乾脆音譯為「茄汁」更有可能。除非有證據說茄汁是華人發明,否則沒甚麼理由相信英國人要跟隨中文的命名﹔但如果茄汁是西人發明(似乎更有可能),那麼廣府人不理會它其實是醬,跟隨英文發音叫「汁」就很合理了。

當然,鮭汁說也有一點引人疑惑,就是為何現在閩南話魚露不是叫鮭汁而是叫蝦油﹖雖然一種食材名字改變並非不可思議的事。

如果是這樣的話,ketchup雖然也源於中文,但肯定比「茄汁」早。

星期六, 12月 22, 2018

容不下多元 被下架的同志童書

方某人先前接受中大新傳學院同學訪問,現已出版,看倌可到大學線網站瀏覽全篇文章。
圖書館主任:應包容不同意見書籍 
於中學任職圖書館主任的方富潤指,圖書館向來把「兒童不宜」、「特別受歡迎」(要限制借閱時間)、「低借閱量」和「複本太多」的書本以閉架方式處理,但是次閉架事件難以上述理由解釋。他指,十本童書被評中性仍遭閉架,局方沒有交代背後準則,難免令公眾懷疑事涉審查。 
方富潤曾修讀圖書館及資訊科學碩士,他表示,根據國際公約,公共圖書館應避免審查,堅守資訊及思想自由原則。他指,圖書館應以服務公眾為本,有責任呈現議題的不同觀點,若館方選擇性迎合某類人聲音,有違其成立目的。他相信,小朋友較少刻意搜尋被閉架書籍,等於失去機會於館內接觸這些資訊。他擔心將有更多人濫用投訴機制,針對其他具爭議性的書本,圖書館為減少投訴,或不再購入該類圖書。 
至於學校圖書館的方針,又會否受是次爭議影響?方富潤指,學校圖書館主要服務教學需要,公共圖書館的閉架做法,理應不對學校造成影響。他認為,校園內有討論多元性別的圖書是好事,但礙於不少辦學團體對性小眾反感,陳列此類圖書仍較困難。記者其後發現,部分中小學及幼稚園圖書館,都有購入是次遭閉架的童書,例如英基烏溪沙國際幼稚園,其圖書館就有六本《The Family Book》。

星期六, 12月 15, 2018

炒冷飯系列之一瓶水

(向史兄致敬,開個系列放下以前的有趣作品)
(原文在此,2008年作品)

話說,有一瓶水被很多人喝過了……

---

禁慾主義者﹕這瓶水很污穢,大家不要喝

女權主義者﹕把女性比喻為一瓶水,以處女之身作為女性的唯一價值,無視女性的性自主,是父權主義壓迫至今的象徵。

愛滋病基金會﹕一起喝同一支水,不會因此感染愛滋病。

陶才子﹕這處女膜情意結,是中國小農社會的文化DNA殘留。

高登網民﹕我見你是朋友才請你喝這瓶水。

惠施﹕你不是那瓶水,怎知道它想不想被那麼多人喝﹖

悲觀主義者﹕唉,只剩下半瓶水。

樂觀主義者﹕真好,還有半瓶水﹗

梁啟超﹕苦樂只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張競生﹕你肯定那不是第三種水

告子﹕食、色,性也。

孟子﹕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阿當史密斯﹕每個人為自利而喝水,經過看不見的手的引導,最終會促進整體的幸福。當然,由道德情操出發,你喝水之餘也應該留下足夠的水給其他人。

資本主義者﹕如果這瓶水是公有的,就無可避免被喝盡,要避免這悲劇、令這瓶水得到最佳運用,就要私有化。

馬克斯﹕全世界口渴者,團結起來﹗

共產主義者﹕大家喝同一支水,展現了無產階級的無私情操。

孔子﹕逝者如斯乎﹗

Spencer Johnson﹕誰喝了我的瓶裝水

警察﹕現在不是事必要你說,但你所說的一切,我們都會用筆記下,將來可能成為呈堂證供……究竟是誰喝的﹖﹗

金田一一﹕我以爺爺的名義起誓,兇手就在我們當中。

禁毒專員﹕是誰喝了水﹖要小便的話請留點尿來驗毒。

美國前總統小布殊﹕我們要發動青少年一起宣誓,不跟別人喝同一瓶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那段片段裡的都是中國人,喝不喝水顯然是中國的內政,我們堅決反對外國勢力試圖干涉我國內政。他們的陰謀不會得逞。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泉.卡迪斯﹕一即是全,全即是一。

玄奘法師﹕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慧能﹕本來無一水,何處惹人飲﹖

唯心主義者﹕所有事都是出於你的心,你認為有喝過就是有喝過,沒喝過就是沒喝過。

柏拉圖﹕理型世界的水當比現實的水更為完美。

經驗主義者﹕你也試試看才知道水是否真的被喝了。

愛因斯坦﹕究竟是水鑽進了人的身體,還是人的身體包圍了水,視乎你的參考座標。

物理學家﹕水為何減少了,還要考慮水的蒸發狀況,這又要看當時的氣溫和濕度。

天文台長﹕全球暖化的趨勢持續,未來的水會蒸發得更快。

萊.馬斯丹﹕水是由氫和氧組成的,只要把水拆解,就能使用焰之煉金術了。

耶穌﹕已變成酒了

鄧小平﹕無論是水還是酒,可以喝就好。

生物學家﹕開了的瓶裝水,不排除已受微生物污染。

食環署﹕在瓶裝水的化驗報告出爐之前,我們不予置評。

瓶裝水代理商﹕我們的瓶裝水在符合國際標準的廠房生產,全程有嚴格監控,消費者可放心購買飲用。如果你發覺瓶裝水的封條受損,可能已被打開過,請不要購買並通知零售商。

消費者委員會﹕如果買了懷疑被喝過的水,可聯絡供應商安排退貨。

水務署﹕香港的自來水水質符合國際衛生組織的標準,市民可以直接飲用,不一定要喝瓶裝水。

泛民議員﹕東江水源頭受嚴重污染,會影響供港水質,我們謹動議要求內地當局妥善保護東江流域環境。

保皇議員﹕東江水源頭在香港境外,我們認為不適合由香港立法會干預內地事務,我們將投反對票。

立法會主席﹕由於議案未能獲得地方選區及功能組別各過半數議員支持,我宣佈議案被否決。

長毛﹕我只會擲新鮮香蕉,不會擲水的。

中指弘﹕那上次是誰擲我的﹖﹗

好戲量總監﹕我個人當然覺得是便衣

衛生督察﹕香港法例已經修訂,亂拋垃圾定額罰款一千五百元。

環保組織﹕生產瓶裝水要消耗大量石油,會加劇溫室效應,請自備食水。如果你真的要購買瓶裝水,喝完後請投進「啡膠樽」回收箱。

環保局長邱某華﹕為了減少瓶裝水造成的污染和浪費,應該採取「污染者自付」原則,我們建議在零售層面開設膠樽徵費。

林姓評論員﹕政府推出甚麼假環保計劃,只顧打劫市民的荷包,好似收了錢世界就會更環保一樣;但最簡單最基本的事情--立法禁止賣飯盒「強迫送飲品」,為甚麼不做?

某公爵﹕錯X晒

---

某學生對我說﹕借黎飲兩啖丫喂﹗最多「吊口」勒。

星期六, 12月 08, 2018

炒冷飯系列之食.戒

(向史兄致敬,開個系列放下以前的有趣作品)
(原文在此,2008年作品)

[食.戒]

(午飯時間的學校)

陳sir﹕「麥丙﹗你做乜野﹖﹗」(飯堂裡的女生全望出來)

麥丙﹕「我……執返雙筷子之嘛……」

陳sir﹕「由男生飯堂跌筷子跌到黎女生飯堂﹖你當我傻架﹖﹗跟我去見何sir﹗」

 - -

(放學後的會議室)

校長﹕「各位老師,大家都知道最近發生了藝人飯照事件,教育廳剛剛出左一個『慎言、慎思、慎行 - 網上飯局照片事件』教材套,我地希望下星期晨讀時間,分發俾學生做討論。」

……

何sir﹕「我補充一下,今日岩岩就有個男生o係午飯時間,潛左去女生飯堂偷窺,好彩俾陳sir發現。學生當藝人係偶像,今次飯照門事件帶黎好壞既影響,令佢地躍躍欲試。希望各位老師下星期以開放既態度與學生討論,俾佢地可以暢所欲言。但如果個別學生表現有問題的話,請與輔導組聯絡跟進。」

校長﹕「我地o係下星期會 1. …… 2. …… 3. ……」

林sir﹕「我地輔導組亦已經聯絡左駐校社工,黎緊呢兩個星期會分別為各級舉行講座,討論有關食飯既禮儀同道德問題,教導佢地唔好亂食野既重要性。而魏sir原訂o係下個月邀請警民關係科警長向學生講解飲食犯罪問題講座,俾學生知道食飯既法律責任,會如期舉行。」

校長﹕「各位同事,如果冇問題既話,可以散會。」

 - -

(麥家廚房)

麥丁﹕「點解我地呢個星期都唔可以o係廳食飯﹖」

麥媽﹕「妳大個女啦嘛﹗唔可以同男仔一齊食飯架啦。我都為左陪妳,所以冇同阿爸一起食啦。以後我都會陪妳o係度食飯架啦。」

麥媽﹕「仲有呀﹗妳依家大個啦,唔好亂咁同男仔一齊食飯呀。唔係好似班明星咁俾人影左相,妳就唔使旨意嫁人啦。」

麥丁﹕「哦。」

 - -

(麥家客廳)

麥爸﹕「阿丙,頭先阿媽同我講,話老師捉到你偷睇女仔食飯喎﹗」

麥丙﹕「冇呀……都話係誤會囉﹗阿sir死都唔信。」

麥爸﹕「總之你唔好搞d咁既野影衰全家呀下﹗老師冇教你『瓜田李下,事避嫌疑』呀﹖搞到要記過貪韾香呀﹖信唔信我同阿媽cut晒你d零用錢丫o拿﹗」

麥丙﹕「……」

 - -

(麥家客房)

收音機﹕「疑似藝人食飯照片案件有新進展。今日警方宣佈成功拘捕一名無業遊民古也地,涉嫌在網上發佈疑似藝人食飯既照片,觸犯《飲食物品管制條例》。因為古也地拖欠大量卡數,控方反對被告保釋,以防被告以照片勒索當事人。裁判官表示接納控方要求,被告還押兩星期候審。

「公安廳長o係記者會上表示,任何人藏有食飯照片,都可能犯法。法王公司代表表示,市民為免犯法,應該儘快刪除有關照片,亦不要傳給他人。」

星報o係前日將有關照片呈交飲食物品審裁處評級,飲審處將於下星期展開聆訊。以下係另一段新聞……」

麥丁﹕「喂,阿哥,借d功課黎『抄考』下丫。」

麥丙(發晦氣)﹕「冇呀﹗」

麥丁﹕「你唔借俾我,信唔信我話俾阿爸阿媽聽,你部腦收埋百幾張食飯相丫拿﹗」

麥丙﹕「(誇張地)我好怕呀﹗妳冇份睇呀﹗妳慌阿爸阿媽唔係o係房睇緊﹖」

 - -

(麥家主人房)

電視﹕「跟住播映《同學三分親》……揭示動物覓食生態,高清紀錄片《飲食雄雌》將於八點半暗淚台播出。」

麥媽﹕「講﹗你有冇睇過d明星食飯相﹗」

麥爸﹕「冇呀……」

麥媽﹕「算你啦衰佬﹗」

(麥爸把一隻DVD放到碟機)

麥媽﹕「你做咩呀﹖我追緊劇架。」

麥爸﹕(樣衰地)「我好辛苦先買到林過暈果隻《過暈飯局》,一齊睇啦﹗」

麥媽﹕「衰佬﹗我冇煮飯俾你食呀﹖有咩好睇呀﹖﹗」

麥爸﹕「妳依家為左陪個女,都冇陪我食飯啦﹗一齊睇碟都得掛﹖」

麥媽﹕「家陣好委屈你咩,我都係為個女o者﹗」

麥爸﹕「等幾多年先到佢嫁人﹖之後十幾年我都淨係同阿仔食飯﹖」

麥媽﹕「最多我一陣淥個即食麵孖你當宵夜勒﹗」

 - - - - - - - 

(本故事純屬虛構)

星期六, 12月 01, 2018

北洋軍閥戰爭舉隅︰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

[北洋軍閥戰爭舉隅︰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鄺智文博士]

講座分為四部分,先解釋整個背景,最後一節才是直接討論直奉戰爭。

1. 現代戰爭模式
1.1 所謂現代戰爭模式,其實在一戰前的「軍事技術革命」(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RMA)就開始形成,影響並延續至今。(除空軍外,這是一戰時才開始出現的兵種)

1.2 首要的差異是「火力大規模提升」,這一點變革在義和團亂時已完成。
講者用兩個士兵的圖表示。假設上級要求士兵向200米外、一個連約200人的敵陣衝鋒,在這段約一分鐘可以跑完的路上﹕
—1812年還使用滑膛槍的時代,他只會被敵方開兩槍。
—1914年就會變成敵方開了200槍。

1.3 原因是這段時期誕生了大量新火力投射方式﹕
1.3.1 彈匣步槍(每分鐘30發,即兩秒一發)
1.3.2 機關槍(其實不受當時的軍官歡迎,因為子彈又貴又重、依賴補給,而且會令士兵依賴機關槍掃射敵方不願衝鋒。但優點是只要用拋物線彈道就可以把大量子彈拋到躲在掩護物後的敵軍頭上。)
(但機關槍這類武器很考驗國家的精確工業能力,因為那麼快速的武器,所有槍機和子彈尺寸必須一致,否則開幾槍就會卡彈,得物無所用。)
1.3.3 速射野炮(中國慣稱快炮),使用了制退器,發射後炮座不會移位,於是就不用花時間再推炮回原位。令大炮射速由每分鐘最多2發,大增至每分鐘超過12發。
此外還有「推進藥連炮彈一體化」技術,令發射準備簡單化。(1880年代已有後膛炮)

1.4 可是,雖然新武器不斷出爐,但軍隊戰術並未跟隨進步。主要是因為錢的問題。
講者展示照片,例如在南非戰爭期間士兵只面對敵方設掩護物,士兵後方並無掩護物,如果敵方使用榴彈炮把榴彈送到士兵後方爆炸就可造成殺傷。
同樣地,日俄戰爭期間,日軍將領指揮衝鋒,以大量傷亡為代價打贏戰事。講者展示浮世繪,當時的日本人好像當自己還是武士肉搏般。

1.5 在有刺鐵絲網+戰壕和各種防禦工事之下,防守方有絕對優勢。(方按﹕當然你像日軍般不顧人命玩萬歲衝鋒,總有可能在對方彈盡援絕之下打贏。)
可是,在這種情形下,各國軍方的結論不約而同都是﹕不惜代價進攻,只要不怕死就會取得勝利。這是因為各國實行徵兵制可以輕易取得幾百萬人(方按﹕《日本軍隊用語集》就有載當時軍官說士兵比軍馬還要賤,軍馬還要培養,士兵只需付出郵票的價錢就可以任意徵來),將領只需要計算衝鋒的傷亡代價是否可以承受就行。

2. 華北新軍建立(1895-1912)

2.1 甲午戰敗後重新整軍,北洋六鎮其實是唯一的新式軍隊,華北其他部隊其實都是舊式﹕
至於華南更只有湖北兩個鎮是新軍﹕
(方按﹕留意新軍的「鎮」相當於陸軍的「師」,其下的「協」和「標」相當旅和團。)

2.2 可是新軍和外國的最大分別是,中國沒有建立徵兵制和預備隊。於是部隊士兵死了就沒有了,所以戰術運用上會更保守。這點在後來的軍閥混戰中亦可見到。

2.3 講者展示陽夏戰役的「民軍」照片,基本上跟之前列強的戰法一樣,都沒甚麼組織。那些民軍聚集一起,其實是槍林彈雨下的本能(但這樣很易被敵方一發榴彈消滅),因為訓練不足,所以無法分散前進。(因為人會怕死,如果沒訓練的話,落單的人很容易乾脆落荒而逃。)
反之北洋軍已經以散兵陣前進,一隊中每人相隔約十步距離,所以隊長要有指揮和訓練能力才能令士兵步伐一致。北洋做得到、而湖北還未做到,所以民軍一打即散。

辛亥革命時,清朝的軍事改革只有一半,有了新式器械但軍事制度和軍官訓練還未跟上,基本上無法應付現代戰爭。

3. 一戰對民國的影響(1919-1920)
我們讀歷史經常會讀到民初軍閥混戰很混亂,其實這是整個世界陷入混亂的影響。

一戰時北洋政府也嘗試學習,派軍官觀戰。講者展示照片,說那些軍官是陸軍部軍教司的,即是並非軍閥,只是負責寫教範的「文人軍官」。他們回來後寫了不少筆記,例如有關陣地戰的教範,就指示營長應如何佈置工事防守一個一千米闊的陣地。

4. 第二次直奉戰爭

4.1 「軍閥」一詞其實只是政治評語,沒有甚麼實質,每個「軍閥」的形象各自都很不同。當中固然有老粗,但丁治磐回憶錄(Ding zhipan)就提及,他曾是張宗易手下。講者展示照片,強調此君竟穿白手套拍照,而白手套是極易弄髒之物,可見此人要求甚高。同樣地,也有個軍閥的照片一放出來,大家(包括在下)都說像梁醒波。

4.2 而軍閥的士兵當中,甚至連童兵也有。民初的軍閥部隊混合了各國的一戰裝備,但訓練往往只有一半。
奉軍的張學良衛隊照片每人都拿著自動步槍,其實已是子彈很貴的東西。

4.3 一戰後列強裁軍,多餘的武器和人才往往就去了中國找機會,於是中國陷入連年內戰。
例如"One-Armed" Sutton, Francis (中國稱「獨臂沙敦」)就來了中國兜售迫擊炮,但中國地方和歐洲戰場相比太大,根本沒甚麼軍閥會開戰壕,所以原本設計高曲彈道投彈到敵方戰壕中的迫擊炮,在中國就被當成步兵輕火炮使用。

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的影片中,就出現了奉系空軍,擁有法國製造的訓練機。
亦有軍閥嘗試建立軍工業,例如奉系就在韓麟春帶領下成功了,奉系擁有相對完善的軍工體系,直到九一八後被關東軍接收了。

跟後來的國共內戰不同,軍閥戰爭的後勤只能靠鐵路,所以他們只打城市,不會有後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因為軍閥不如國共兩個革命黨,一離開了鐵路就無法得到地方政治支援,連找民伕援助運輸也有困難。

4.4 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前的形勢如下

軍閥當中本來是直系佔優勢,因為他們佔領了北京和上海,得以控制關稅收入。(英國為首的海關總稅務司只承認北京的中央政府。)
直系軍閥包括吳佩孚齊燮元(江蘇)、孫傳芳(浙江)等。

當時唐繼堯等西南軍閥並不外顧,而孫中山又沒能力離開廣州北伐(當時他快要接受蘇聯援助,蘇聯想借他推翻直系,以對抗英美控制直系防止蘇聯侵佔蒙古新疆的計謀),另外還有上海的盧永祥和奉系。其中奉系實力最強。

直系首領曹錕,是屬於不得罪人、不消耗部隊的「老好人」式軍閥,願意借談判避免開戰(奉系首領張作霖也一樣)。而實際掌握直系軍權的吳佩孚,卻是相信「以戰爭解決政治問題」的民族主義者。

蘇聯為了分化直系找上了馮玉祥,此君一邊受蘇聯資助,一邊拿水喉幫士兵集體洗禮,搏美國人的好感。

至於奉系的「少帥」張學良,其實一直都不喜歡被人稱為少帥(即是笑他年輕沒軍事資歷),而講者笑言他最擅長就是「斷送」一切。第二次直奉戰爭到後來的歷史會不斷證明這一點。

張學良手下郭松齡,專業軍人,但只能做張學良的跟班。
楊宇霆則為日本軍校出身,民族主義者,想以東三省頂住日本人的入侵。
(講者提醒,東北三省版圖其實已經相當於法國加德國了。)

4.5 相比直系,奉系有較多少壯派軍官。
而直軍的組織較混雜,連參謀體系也欠缺。只靠吳佩孚和部將就計劃五十萬大軍的作戰行動。吳佩孚計劃圍繞山海關開展攻擊,渴望決戰。再找船隻把主力部隊由秦皇島送到山海關後面的葫蘆島登陸包抄奉軍。


奉軍則較有組織(講者說看他們每一支部隊都指定了作戰範圍就知道),人數只有二十萬,但已有參謀製訂詳細的火車運用時間表,部隊較快到達前線。(而直軍還在後方爭上車)


當奉軍一早抵達山海關而直軍還未準備好的時候,張學良堅持要先進攻山海關,而其餘少壯派則決定越過山區攻打長城。


結果少壯派在山區成功攻進長城,而張學良第一天就死了五千人。(別忘記張學良手下只有四個旅,合共萬多人而已。)

在熱河的馮玉祥其實是直接面對奉軍少壯派的戰線,而這時候他當然作壁上觀,食住花生且戰且退,看吳佩孚如何收拾殘局。


此時吳佩孚還想繼續登陸計劃,但其實登陸作戰本來就是高難度運作,中國軍隊根本沒經驗,當吳佩孚的船隊遇上奉系空軍「單機」投下手榴彈「空襲」後即嚇到撤回了。
吳佩孚決定回防秦皇島和山海關再反攻熱河。

張作霖此時動用了預備隊,講者叫大家猜他會把部隊投入熱河還是山海關。在下猜父親總會先救兒子吧﹖但張作霖是個軍人,他把預備隊投入熱河擴大戰果,放棄了兒子所在的山海關正面戰場。(當然,其實後方已以保甲制度徵兵補充了張學良部隊,所以他死不去。)

馮玉祥這時候撤退,而吳佩孚死不認輸過分勇猛地,不斷消耗手下仰攻奉軍佔領的熱河山區,勇敢到連觀戰的美國人都被嚇倒。此時馮玉祥回北京狹持曹錕(首都革命),但列強並不承認,所以馮邀請孫中山北上協商(孫中山當時是沒能力北伐的)。
(方按﹕馮玉祥順便把廢帝溥儀趕出宮,背棄了民國政府本來供養溥儀小朝廷並維持皇帝尊號的承諾。令溥儀投奔日本使館,實為日後溥儀投日建立偽滿州國的遠因。)

吳佩孚最後回天津攻打馮玉祥,不敵,逃亡四川。各路援軍均趕回本省爭奪地盤,直系至此四散。

4.6 中國到1930都沒停止過大戰爭。
中國軍隊是有形無實,1920年代有部分人掌握到戰術,但部分人仍是輕視火力。第二次直奉戰爭時直軍沒衝鋒槍、迫擊炮、機關槍等,在熱河的山地戰極度吃虧。

而內戰中的軍閥,往往會比國際戰爭中的國家有更多盤算,因為各路軍閥都要自保元氣,但上頭又想你消滅對方。於是一場決定性戰鬥往往就達致雪球效應﹕少數有決心者打到贏,然後其餘作壁上觀的援軍就一哄而上爭勝果。

4.7 此戰中目睹張學良「斷送」部隊的郭松齡,後來率部叛變並殺了姜登選,但部隊行進到奉天見到面對的都是奉軍就潰散,郭松齡被殺。

5. Q&A

5.1 雖然一戰已有坦克,但第二次直奉戰爭時未有坦克到貨,因為列強對內戰的中國實施軍備禁運,避免直接支持某方。

5.2 後來入關打仗的是楊宇霆(他後來還是被張學良殺了),韓麟春後來中風離世。
奉軍的士官派(即少壯派)被更年輕的民族主義者視為漢奸。

5.3 張學良的「斷送史」還包括之後在中東路事件單挑蘇聯,然後又應邀入關剿匪令東北空虛,最後在九一八事變中斷送了奉系的東北家當。

有說「北伐導致了九一八」,因為北伐加上張學良易幟歸順國民政府,令關東軍憂慮日本在東北的利權會被削弱。

---------------------------------

順道看展覽﹕

(馬馬表示老虎勳章沒有家中虎虎那麼威武)

(「陸榮廷睇相,唔衰攞嚟衰」的那個陸榮廷)

(「全民制憲」據聞即是搞獨立,而湖南已經搞過。當年還有個人說湖南應該「自決」、而且要成立「湖南共和國」,那人叫毛澤東。本人不支持或鼓吹湖南獨立,有司請自己找這個姓毛的算帳。)

星期六, 11月 24, 2018

閱讀推手—學校圖書館管理專業

(這是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訊寫的書介)



閱讀推手—學校圖書館管理專業》,江慧珊、盧敬之、余沛健、葉錦蓮、趙格華編著,香港﹕商務,2018

這是剛剛於六月學校圖書館成功案例分享會發佈的新書。參與的同工未必會留意到,這場本年第三次舉辦的「年度大騷」其實有香港大學協助支持。港大相關基金撥款支持活動、並輯錄講者分享、攤位和海報展示的檔案成書,以便推動圖書館主任之間交流經驗和探索更好的做法。有參與分享會的同工應該都已經領到去年分享會的結集。

分享會中本會理事固然空群而出,港大也有位博士生江慧珊小姐由頭到尾仔細跟進,讓活動順利進行。這本書就是他們和筑波大學盧敬之博士合作的訪問集,內容主要是透過本會接觸十三位來自不同背景學校的圖書館主任,分享他們工作上的經驗和創意。當中不少同工都獲得過不同形式的獎項,相信他們的經驗很值得其他同工參考。

本書不只適合同工參考,因為學校圖書館主任這行當太細,每間學校只有一個,以致很多時候其他教育界同業、甚至是公眾,都不太了解這一行的工作、引起很多誤會。本書介紹各圖書館的不同活動和工作,亦有助其他人了解學校圖書館主任的工作範疇和內容。

公眾從本書更可以發現,學校圖書館的工作十分多元化而圖書館主任近乎「一腳踢」(如果有全職助理的話充其量也是「兩腳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政府對學校圖書館工作缺乏指引,於是運用之妙全在校方給予多少空間、和圖書館主任本人的嘗試。這種情況從好處看當然是自由度較高,為了配合校情,本書各章可出現類型迥異的活動。圖書館主任對於不同書籍的收藏準則、甚至「應否任教其他學科課堂」也偏好不一。

壞處就是校方不一定給予足夠的空間,不了解圖書館的管理層可以因為「圖書館主任課擔不多」而添加很多其他工作,令他們無餘力在圖書館本職多作嘗試,令圖書館服務停留於「出納圖書」的層面。而圖書館主任本身也未必清楚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因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幾乎都是入職後才接受培訓,中學時曾經長期在圖書館幫忙、甚至幫老師做新書分類的本人,就親眼見證不少培訓課程同學未上編目課已要面對一大堆新書,搔破頭皮痛苦萬分的困境。只能靠當事人累積經驗逐步摸清自己的工作,這樣圖書館服務就很難穩定發展。

如果只有很出色的圖書館主任可以突破限制、把工作提升至卓越水平,而一般同工就被迫停留在較低層次的服務,這肯定不是理想情況。雖然本書目標之一是分享「最佳實踐案例」,但從書中也可以看到部分同工受到種種現實限制,以致他們無法發揮到理想中「最佳」的水平。分享同工的真實困難,亦比單方面表達我們有多專業多卓越,更能反映這一行的實際情況。

事實上就正如本會會長葉錦蓮女士在序言提到,本會2016年對圖書館主任作問卷調查的結果分析,政府設立圖書館主任並不等於就完成了「重視閱讀」的工作。與其他科組比較,學校圖書館缺乏對人力資源和撥款運用的指引,就連設立學校圖書館的核心目標「資訊素養」也沒有課程可言。(本年五月才正式公佈第一份對學生資訊素養的分級目標文件,可以想像之前圖書館主任如何自行構建一份課程出來嗎﹖)於是學校圖書館服務的多樣化,其實背後隱藏了很多學校圖書館在人力物力不足下勉強維持的苦況。

再者,政府的崇高目標期望學校圖書館主任與科任老師「協作教學」,但歷年來的師訓課程、甚至是學校管理層培訓課程,都鮮少教導其他人如何利用圖書館主任這項職能。結果只有部分有見識的管理層和教育同業可以好好利用圖書館主任作高層次服務(就如廣告口號「識得用其實好好用」)。如果校內管理層和同業不了解這點,圖書館主任的工作往往就局限於低層次(因為協作不是單方面意願,要其他人「想」合作才有空間),然後被管理層認為可有可無。

所以正如會長提出,本會認為當務之急是政府需要提出學校圖書館主任相關的行政指引和課程文件,並加強在師訓和管理層培訓中強調利用圖書館的不同方式,這樣才能令到政府設立學校圖書館主任的目標得以充份發揮。而高層次的服務亦不限於部分較出色的同工,其他同工也能發揮所長,這樣才能真正廣惠莘莘學子。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179 「陳明珍」應為「陳昭珍」

星期六, 11月 17, 2018

七月參觀卓越成就學校圖書館記

(這是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訊撰寫的文章)

去年本會與國際學校圖書館學會合作舉辦了「學校圖書館主任卓越成就獎」,得到同工踴躍支持。本年五月及七月,各獲獎和參賽學校開放圖書館給同工參觀,讓大家觀摩學習各校卓越之處,亦可以互相交流心得。

五月開放參觀的學校圖書館包括﹕
5月23日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元朗公立中學校友會小學
5月26日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
有關花絮已於上一期會訊報導

七月開放參觀的學校圖書館包括﹕
7月14日風釆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圖書館
7月18日嗇色園主辦可銘學校圖書館

風釆中學程志森老師獲嘉許狀鼓勵。雖然圖書館的「地盤」形狀不太規則,但館方反而利用了這一點,把圖書館設計成一個步步有新風景,處處有不同功能的地方。這有點像預科時中國文化科講中國庭園設計的特色。就連影印機旁邊的位置,也設立了分享冷知識和閱讀感想的角落,學生在排隊影印時也可以順便閱讀一下。


程老師亦很有創意地,利用了布幕作投映用途。


圖書館不止把入口佈置得別具香港特色,程老師就連館外用來留堂的地方也不放過,增加了藝術氣息,亦能配合圖書館的藝術書籍介紹。


新高中課程下學生越來越忙,相信不少中學同工都為了「爭奪」或者「留住」學生管理員而煩惱。程老師就發揮他的藝術才能,為圖書館服務團包裝專業形象,令圖書館服務團成為有自信和具吸引力的團隊。
當然,圖書館助理對運作也很重要的,程老師就有一位經常提醒他用錢超出預算的好助理。(笑)


(風釆中學圖書館參觀照片﹕https://photos.google.com/share/AF1QipPS2sJ6C5tsojtX0LW3RaanQj7LJmR-nK6tdPQM74HWHn4HLYy_0FTLa3KcfoUElA?key=cUVnejIwSFdRUnk3R1pTNFowekFEbGxSTUxLOUJB)

可銘學校董雅詩老師獲得卓越成就獎,以董老師的知名度相信不用多加介紹,很多同工可能已參加過由她主持的分享活動。這次參加同工亦踴躍到「賓虛」的程度。
(年輕同工不知為何用上這個形容的話,可以上網搜尋「賓虛咁嘅場面」自學一下。笑﹗)


參觀第一階段是在禮堂聽董老師介紹館務,這部分是年初會員大會介紹的詳盡版,在此不贅。


第二階段是參觀圖書館,介紹中提及的布偶戲場景都搬出來了。


圖書館地方並不特別大,放滿了董老師的眾多活動物品,就變成了展覽廊。


董老師在STEM方面亦早著先機,進行相關的協作推廣活動。


近來電腦科技進步,VR(虛擬實境)和AR(擴增實境)都是新寵。除了購置有AR功能的互動圖書,董老師亦利用手機軟件,製作學生分享短片。學生只要手持流動裝置掃描封面,便可播出相關內容。學生分享除了上載影片網站之外,又有另一門路了。


(可銘學校圖書館參觀照片﹕https://photos.google.com/share/AF1QipPIX-DG275zH1gdhDoBIprpr2tnvV-pKhkSRo6dijq50M9SU77oCj7SzKvM-ONOLg?key=RmEtRUtmV1ZVVl9Db3F0ZG01amFpcVBYWVVoeXpB)

本屆「學校圖書館主任卓越成就獎」參觀活動已順利完成,多謝各方同工參與﹗請繼續留意和參與本會未來的其他活動。

星期六, 11月 10, 2018

古書堂事件手帖大結局

(這是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會訊寫的書介)


三上延《古書堂事件手帖7 ~栞子與無止盡的舞台~》,黃薇嬪譯,台北﹕台灣角川,2017

上次說過,《古書堂事件手帖》這個小說系列最吸引的地方,就是男女主角都是「有過去」的人,他們和其他顧客的秘密就隱藏在不同的「舊書」背後。故事除了女主角不停解開各本舊書背後的秘密外,還有她和失蹤母親之間的瓜葛如何收場,都是吸引人追看的要素。而且讀者可以在享受故事之餘吸收有關文學和舊書的知識,故事中出現的地點也是真實存在,亦令故事更有真實感。

終於見到大結局,買回來後,因為圖書館展出前都太忙沒時間先看。所以就先放出來讓學生借過,自己臨近暑假才借來趕快追讀。

這的確是個令人很緊張、但又很快樂的結局,而且伏線的安排也很合理,到了解謎的時候就會環環相扣。先前作者介紹的都是日本作品和外文翻譯書,這次終於直接討論外文書了,看參考書目作者也做了不少功課才可以落筆呢。寫這個系列的故事的確是大意不得,要把舊書知識和故事情節巧妙結合,更考作者的功力。

上次說過,之前改編電視劇的情節、配角、佈景都很好,就是選錯男女主角。去年傳出消息開拍電影版,這次黑木華和野村周平的組合,至少年齡上合符原著。而且黑木華也是幾年前憑《字裡人間》(書名叫《啟航吧﹗編舟計劃》)獲得新人獎、然後陸續獲得不同獎項的實力演員,由她演繹這個背負過去、思想有深度的角色相信游刃有餘。電影將會11月於日本上畫,值得期待。
只是不知道電影打算包括多少內容呢﹖電影時間太短,可以展現的內容有限,如果只是有第一冊的內容,而無法展現這一冊大結局的迫力,恐怕也是一種遺憾。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11月 03, 2018

給學生的《古書堂事件手帖》介紹



古書堂事件手帖》 (一至七集)
作者﹕三上延
出版﹕台北角川
(索書號861.57 1212)

一本書,從來就不只是一本書。每本舊書都會留下痕跡,載滿主人的回憶。
於是這個有如《神探伽里略》的舊書店解謎故事就開始了。

一開始就是一個「不能讀書」的男主角,拿著外婆遺下的書找舊書店賣掉。
女主角內向害羞、但一談起書就像變了另一人,因為父親離世而接任舊書店店長。女主角看著舊書,就解開了男主角外婆不為人知的過去。男主角「不能讀書」的原因,同時明瞭。

男主角留在書店打工努力克服「不能讀書」的障礙。女主角積極地為其他人解決有關舊書的大小疑難,自己的過去亦逐漸揭露。女主角的媽媽早就離家出走,令女主角要獨立苦撐書店,稍後回到日本,卻又成為女兒的勁敵。家中收藏的舊書,更幾乎為女主角招來殺身之禍。直到大結局,兩位主角和女主角媽媽的大對決,過程非常緊湊,但又不失情理之中,伏線的安排都很合理。兩位主角積極正面面對種種困難,從不放棄,最後成功解決難題,亦得到了女主角媽媽的認同。

除了全套小說外,圖書館也有漫畫集,都很受歡迎。去年日本開拍電影版,男主角是野村周平、女主角是得過不少獎項的新星黑木華,由她演繹這個背負過去、思想有深度的角色,相信游刃有餘。電影將於11月日本上畫,應該稍後就會在香港上畫,令人期待。你想和其他喜愛這套小說的同學一起去觀賞嗎﹖

只是電影時間那麼短,應該無法展現七冊所有內容吧。恐怕只能描述第一冊的內容,而無法顯現大結局的迫力了。誠為可惜。

(方某人的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六, 10月 27, 2018

經緯線閉架上的童書後話


這個訪問其實是八月做的,但一直排到十月七日才播出。整個節目前半那十六分鐘才是講童書閉架事件,後半六分鐘是介紹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先生。十六分鐘要交待整件事,當然原本說了很多最後只能剪剩幾句。而且記者編輯對你的理解一定和自己有差異,所以這裡可以自己開文講一下。


1. 見到預告說「學者憂公共圖書館將圖書閉架涉審查」嚇了一嚇。
首先聽到「學者」就已經怕被人笑死。雖然沈大師那個Roundtable以往搞的「學人聯署」通常是碩士畢業都算「學人」的,可是個人還是覺得,如果不是最低限度PhD student那類專業搞學術的人,實在稱不上甚麼學者。雖然敝區議員的確經常把「碩士」銜頭放在宣傳橫額上,但一般修課式碩士在學問上真的沒甚麼大不了,就只不過是多上兩三年課、寫多幾篇論文而已。
其次在下並非「憂」閉架涉及審查,而是說「閉架令公眾憂慮涉及審查,是合理懷疑」。我強調來來去去都只有那些投訴人自己轉載民政事務局的回覆歡呼「成功爭取」,但其實公眾並不知道公共圖書館是基於甚麼原因做這個決定,公共圖書館亦沒嘗試解釋,所以招致懷疑很正常。

2. 「成功爭取」者受訪問時說「同性戀家庭本質上其實有很多問題」﹕

先不講同性戀家庭面臨的很多問題,正正就是他們這些歧視者製造出來的。就算同性戀家庭本身真的有問題(就當欠缺兩性角色的家庭都不完整好了),那就是一本描述「不完整家庭也可以正常生活」的書要閉架的理由﹖
如果有同場對質,我倒有興趣問他﹕單親家庭也是不完整家庭,那麼童書描述單親家庭是否一定要充滿不幸﹖如果有本童書描述單親家庭的快樂生活,是否也因為「會誤導小朋友認為單親家庭值得嚮往」而閉架﹖
(單親家庭事實上同樣被主流社會視為不完整。我們小時候的影視作品出現單親家庭,通常都是描述單親父/母很辛苦、或者小孩成長容易出問題甚至誤入歧途這方面。但後來隨著離婚率升高,單親家庭越來越普遍,漸漸就出現了描述單親家庭也有正常生活的作品,不再一味販賣悲情。所謂描述同性戀家庭可以有正常生活,其實就跟描述單親家庭可以很正常一樣,小朋友看完也不會因此羨慕或者想成為同性戀或單親家庭。)

所謂「道德或倫理上有爭議性意識的書本,不應該放在兒童圖書館架上」,就證明說的這個人完全無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裡為何要明文規定「館藏及服務不能以屈從任何意識型態、政治或宗教的檢查」的精神。而且正如本人先前所說,一本書的題材涉及道德爭議(例如同性戀),不代表其表達方式不道德,正如一本性教育書籍描述性事,並不等於色情物品。
所以先不討論色情物品是否應該審查這一點,就算我們普遍接受色情物品應受管制,也不代表任何描述性事的書籍都應受管制(村上春樹新書《刺殺騎士團長》被香港淫審處列為不雅物品再成國際笑話,就是顯例)。所謂「描述同性戀家庭可以有幸福生活」的書,亦屬同樣。

更自打嘴巴的是,他聲稱其中一本書把同性戀父親和盲人父親、坐輪椅的父親並列不妥。可是現實中不會有小孩「想」成為盲人或者肢體殘缺的人呀。那麼把同性戀父親與後者並列,又怎會誤導小孩﹖說到尾就是自己把同性戀視為罪人,所以童書不把同性戀描述為罪人,就是「誤導」小孩。然後再把跨性別人士都拉在一起陪葬。(那類人老是把同性戀、變性人和易服癖混為一談,更難聽的例如戀糞癖也「炒埋一碟」,除了故意混淆之外想不到其他可能。其離譜程度就跟認為盲人、聾人、啞人、跛子、癲癇病人和弱智人士是同一類人一樣,除了法律上都是殘疾人士之外,他們沒有其他共通之處。前面那幾類人其實除了「性小眾」之外也沒有其他共通之處。)

諷刺的是,《別冊圖書館戰爭II》也說過,繪本是繼言論界和周刊雜誌後,良化隊第三大監視目標。不過那是因為很多反良化法人士都轉而寫繪本的緣故。但更大的原因恐怕就像這廝所言,不能容忍有人直接向兒童表達自己看不順眼的觀點(在此處即為「同性戀家庭也可以正常生活」,在《圖書館戰爭》裡就是「沒有審查的世界」)。

3. 記者說在下指圖書館把十本童書閉架「並不符合考慮的條件」﹕

的確我是提及過一般圖書館把書籍閉架所考慮的因素(先前文章有提及),而這次把童書閉架並不符合那幾個因素。但其實我也說過,歷史上因為書籍寶貴很多圖書館都會閉架,只是印刷術普及後為方便讀者才有開架之設。所以某本書閉架與否其實是個別圖書館基於館務方便而作的決定,並沒有國際標準訂立「甚麼書應該閉架」的準則(十月中《大學線》師妹訪問我也重申這一點)。所以重點是公共圖書館究竟有甚麼合理理由決定閉架﹖現在他們沒解釋,我們在外面也看不到。

4. 記者曾經問我為何多份國際宣言都提及反對審查,碩士課程有沒有教﹖

可惜「審查」在圖書館課程其實是很不重要的一點,所以都是輕輕帶過不會深究。眾多國際宣言也沒有解釋為何要這樣寫,所以訪問時記者叫我扮演「做筆記」的時候,我故意打開了日本圖書館協會「圖書館自由宣言」這一頁。因為日本戰後對審查造成的問題有較深反省﹕
「在我国,不能忘记曾经出现过的历史事实:图书馆非但没有保障国民的认知自由,反而作为对国民进行“思想善导”的机构,起了阻碍国民认知自由的实现的作用。图书馆必须在反省历史的基础上,捍卫国民的认知自由,并把这一责任坚定不移地推广和发展下去。」(中文翻譯)
(原文﹕わが国においては、図書館が国民の知る自由を保障するのではなく、国民に対する「思想善導」の機関として、国民の知る自由を妨げる役割さえ果たした歴史的事実があることを忘れてはならない。図書館は、この反省の上に、国民の知る自由を守り、ひろげていく責任を果たすことが必要である。)
這也正是《圖書館戰爭》中提及日本圖書館在戰前配合政府進行審查,導致國民認知單一化,全民被執政者意識綁架,陷入戰爭泥淖無法抽身的反省。

5. 同集社工吳天慧的說法其實是很好的總結﹕
「有些家長會問尊重差異,如果我小朋友是大多數,是不是相對跟我沒有關係﹖我想在人生中,總會有些時候成為少數。可能你只不過是個子矮小、或者臉上有痣,或者各樣原因都可以成為同學群體中的少數。如何在成為少數時你可以自處﹖我即使與人不同,我也非常接受。或者另一方向是,當我小朋友是大眾時,我都希望他懂得尊重跟他不同的人。」
那些人以為只要自己不是「Ethic minorities」,指責別人不道德就代表自己很道德,其實不斷的分割下去,最終你自己也有朝會成為少數。傳統社會就是缺乏這種尊重小眾的意識,如果我們還要重複這種互相傾軋,每個人只是搶著去把別人打成小眾以免自己變成小眾被迫害(或者也免不少自己日後被迫害),那麼跟文革時期的中國人相比其實也沒進步了多少。這就是為何我們應該學會尊重小眾、為何政府和圖書館都不應該有審查的道理。

星期六, 10月 20, 2018

學生自治—一個香港教師的觀察

(全文已放到方潤之網,歡迎前往瀏覽)
由於曾經參與學生會工作的關係,筆者曾於2003年撰寫兩篇文章,分別是大學學生報校慶特刊邀稿(2004),和師訓課程的功課(2003),都是討論學生自治問題。下文將嘗試向讀者簡介香港中學和大學學生自治的概況和主要問題,並提出對近年現象的一些看法。由於筆者大學畢業已有十多年,不復以學生身分親自感受,只能以中學教師身分旁觀,並提出個人意見。當中錯漏之處,還請熟悉情況的讀者不吝指正。
(註﹕本文刊登於台灣中華學生事務學會《學生事務與輔導》第57卷第2期第1至5頁,DOI:10.6506/SAGC.201809_57(2).0001。歡迎讀者利用超連結前往「華藝線上圖書館」網站下載同刊其他文章。此處僅為方便讀者,補回一些刊登時不便累贅加上的參考連結。)

星期三, 10月 17, 2018

八三校友會年度會員大會暨聚餐

八三校友會一年一度會員大會BBQ聚餐又來啦﹗

日期﹕24/11
時間﹕PM12:00-6:00 (會員大會由PM2:00開始)
地點﹕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 (即冠名後之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聚餐收費﹕會員及家屬$120、非會員$170、兒童$60
(網上報名表紙本報名表)

是次除了會員大會外,亦同時進行幹事會換屆選舉校友校董選舉

更加資料可瀏覽校友會網頁

星期六, 10月 13, 2018

中大校友評議會會章專責小組18/19第一次會議紀要

(評議會紀事)

1. 這次最值得留意的事,就是常委會有意修改《會議章則》讓常委會自己有權決定,是否把校友提出的討論事項放上大會議程。(見6.)

2. 國際知名的陳碧橋「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引退(又或者,被勸退),主席之位由其他人接替,同時懸空了本小組召集人之位。常委阮德添師兄表示自己是主動參與本小組擔任召集人,他表示小組是被動回應評議會常委會的諮詢,但未來是否主動建議還可再商討。
(方按﹕其實這只是陳碧橋去年提出來的怪論,根本沒哪條規則說會章小組不可以主動研究修改章則。)

3. 阮師兄表示章程要求一年只開一次會,但如果真的只開一次數目太少不合理,不能達成有效諮詢,預期未來一年至少召開三次會。預期會檢視評議會運作會否有不順暢之處。鼓勵成員提出問題討論,小組可以向常委會提出建議。阮師兄期望自己會連續三年參與本小組以便延續工作。

4. 本年預期有兩件事項,是會員大會留下來的問題。這天只是提出來,希望大家回去再想想,之後的會議再詳細討論。

5. 第一點是《會議章則》的各種時限規定不一致問題。
阮師兄指出,按規定會員大會需於七星期前公佈(登報),選舉提名要四星期前完成,討論事項最少十二個工作天提出,截止登記出席或授權投票在八日前(未登記的未能參與表決)。不時有校友因為未能參與或投票感到不滿。(秘書許寶寶師姐表示設時限是為了預備場地和確認校友身份。)
如果不合規的話可令所有表決或投票結果無效,以往亦曾試過

阮師兄表示這安排仍有些不清晰的地方,因為登記有時間限定(如下午五時前),但其他就沒有寫清楚。結果校友事務處職員和評議會常委要親身看著電腦半夜11:59後才見沒交表截止,費時失事。阮師兄認為沒寫清楚在辦公時間(如五時或六時)截止並不合理。
(有校友認為電腦和傳真機已有記錄時間毋須留守,但召集人和秘書表示這是為了儘快檢查內容並讓校友有充份時間修補缺漏。)

秘書指出《會議章則》5.和9.就是沒有規定時間,6. 7.和8.就有(下午五時)。
提名和討論事項一般都是透過電郵和傳真送入,如果郵寄則以郵戳為憑。

阮師兄希望大家考慮,如果加上截止時間,是否有不合理之處,在下次會議討論。
我倒認為「改革派」校友也不至於想校友事務處職員和常委半夜留守,畢竟不合人道。以往沒時間規定,所以留守到半夜,算是慎重亦值得欣賞。如果有時間規定,大家就照著那個時限好了。

朱師兄問是否「工作天」和「天」是否也要統一﹖阮師兄表示當年訂立章則時已經很詳細考慮過,每個字都有獨特用意。
我想,原本寫「工作天」就是想避免連續放假令校友事務處籌備工作時間不夠。現在寫「工作天」的其實只有12.(討論事項,十二個工作天),其餘寫「天」的都是出席登記和委任代表等安排(八天)。如果按這個情況推猜,當時的人似乎認為校友事務處檢查校友身份所需時間不多,所以不需特地以「工作天」的形式安排充裕時間。(相比起來,討論事項比較複雜,可能需要常委會和聯署人商討才放上議程,所以要預留多點時間。)
當然如果真的把出席登記等都變成「八個工作天」,我個人不反對,但會不會如何理解「工作天」又令廣大校友跟常委或職員起衝突﹖

6. 阮師兄指出《會議章則》9.的討論事項表格,列有幾項要求﹕
第一希望議案成熟才交進來,否則會浪費會議時間。
第二不能有誹謗性言論或失實等。
第三限一千字。

阮師兄指如果常委會認為有誹謗性之類,可拒絕列入。有太多字數會要求縮減,但不能重新寫另一議案。但常委會考慮上會有困難,拒絕的話會有爭議。常委會認為他們應該有最終決定權,以決定是否把討論事項提上大會。希望各位回去考慮一下。

這其實只是重彈2016年那位公司秘書大師姐的論調(見內文3.)。《會議章則》9.寫得很清楚,常委會只有權決定「如何」納入議程,而非「是否」納入議題,所以我甚至懷疑常委會是否有權拒絕一個「誹謗性或失實」的討論事項(畢竟他們又不是法官)。只是如果真的放上議程,到時可能是評議會甚至常委會被人告,我也不好說甚麼。

可是一個常委會認為「不成熟」的議案就應該由他們去拒絕﹖
阮師兄認為上次有人提出統一製作「校友證」是很不成熟的想法,例如他會認為為何不乾脆搞電子版的﹖可是,如果常委會認為某個議案在法律或執行上有問題,只要在討論事項中同時提出就可以,常委會對一般出席者而言較有權威,常委會統一的意見自然很有參考價值。根本用不著賦權常委會去拒絕議案,從而製造更多爭拗。
(更何況,就算像我們上次聯署的議案連可行的修章方法都建議了,不一樣被主席拖到連表決也沒有﹖常委會要玩死一個議案根本有很多辦法,就算提了出來都不會通過到。)

大會設討論事項,本來就是給大家交流意見的。如果一個議案沒提出來,不經過討論,怎知道是否成熟、是否可行﹖
如果說不成熟的議案是浪費大家時間,其實一個議案如果不提出來,是沒可能達致成熟,要不然甚麼叫「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回到「校友證」的例子,如果沒人提出來,怎會讓阮師兄想到可以搞電子版﹖而校友證或者電子版校友證是否可行,其實在大會討論自然會有不同校友提出意見。經過討論,校方得到不同的看法,說不定會發現更好的方法呢。
何況就算是不成熟不可行的議案通過了,法律又沒強制大學要執行決議的,大學認為不可行自然不會做。當然這樣會有點尷尬就是。

我認為如果要令討論事項更成熟、更可行,減少浪費時間在無法執行的討論上,常委會早就已經有很多事可以做﹕﹕
—嚴格執行《香港中文大學規程》18(8)「以動議形式列明擬提交審議的議題」這一點,校友必須以動議形式提出討論事項,以不是泛泛而論,自然可以迫使他們考慮可行性。
(當然這一點對「校友證」未必有用,因為動議「要求大學製作並發放校友證」就行了。)
—常委會有權與提出校友商議討論事項,請他把議案修改成較可行的版本。(當然對方未必會同意)
—常委會有權決定議程,只要把他們認為較成熟、較可行的議案放在前面,大家討論完之後留給不那麼可行議案的時間自然少。反正大會一向習慣一夠鐘主席就宣佈散會甚麼都不理的,可以「浪費」的時間都是有限和預期之內。
—常委會可以在討論事項中,表明常委會和法律顧問對這議案的意見,引導會眾否決動議。
—常委個人還可以善用《會議章則》26(g)「交付委員會處理議」,如果有不成熟的議案、但如果花點時間討論有可能變得成熟的話(而大會不夠時間),交委員會處理再請提出的校友參與討論就行了。
(—﹕其實還有一招,就是增加聯署人數。現時提出討論事項只需一位成員動議、一位成員和議,所以提出討論事項可以很隨便。《選舉章則》10(b)參選人要得到十位成員提名,如果討論事項的和議人數也參考本條增至十人,其實也不至於嚴苛,至少從來沒聽過有人說參選找十個提名人很難。重要的議案要找到十個成員支持應不困難,而不成熟的議案在尋求和議人期間,被質疑或修改的機會就會提高。)

根本就沒必要去搞「常委會拒絕把討論事項納入議程」這種肯定導致大爭議的事。

7. 阮師兄表示未來若發現其他問題會再提出。

8. 阮師兄預期約兩個月後再開下一次會,如果隔三個月可能會忘記了。

星期日, 10月 07, 2018

新一期聯合報及博物館節目表

二零一八年第四號《聯合報》已出版﹕HTML版 / PDF版
開學實在太忙,再加上科學館通訊遲遲未上載,以致未能趕及十月一日假期出刊。 
海防博物館天幕遭強颱風山竹吹毀,需把原訂館內更新工程提早合併進行,在年內應該無法重開。希望維修工作可盡快完成。
新聞版﹕
1. 對外社評—沒有自主就沒有民生 (棋王國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政治學部)
天鴿和山竹連續兩年侵襲,最令人擔心的其實並不是防災準備,而是政治認識沒有寸進。 
去年天鴿在澳門奪命,今年山竹雖然幸而未在港澳殺人,亦令香港公眾極度狼狽中上班,怨聲載道。 
天鴿讓我們見到,一個政府縱然因為賭業興旺可以連年派錢塞人之口,但欠缺公眾監察下缺乏準備,是足以致命的。人命傷亡並非派錢所能彌補。 
當香港人認為這只是澳門行政部門效能太差的問題,今年山竹就告訴我們﹕並非由公眾產生、向公眾負責的高官,只會關注賦予他們權力的權貴看法、只會討好後者以求聞達。他們是不會從公眾角度看問題的,所以儘管全港公共交通近乎癱瘓,政府就連「非應急公務員放假」這個榜樣也懶得做,只會請你們去迫爆火車站等上不到的列車。 
有些人厭惡歡政治爭拗、不喜歡觸及政權敏感的「民主」逆鱗,認為「實是求是」只針對個別行政問題要求改善就行。其實這些「著重民生」只是保皇黨的幌子,就連死傷枕藉的南丫海難,保皇黨尚且壓下了立法會「閉門討論」的要求。阿爺令下,他們就連假扮關心對你生活要緊、甚至性命尤關的問題也懶。
之所以被稱為保皇黨,就是因為他們權力真正來源是「皇」,不是你們這批選民。畢竟他的票源其實不屬於他,而是黨國機器分配的。若然為你們得罪了主子,他連出選的機會都沒有,還說甚麼當不當選﹖ 
甚麼是民主﹖民主其實就是自主,為自己的前途負責任,這正是很多人害怕、政權更加害怕的事。黨國體制之下,何止港獨是紅線﹖其實所有真正「獨立」的東西都是紅線,獨立於政府的學者、獨立的傳媒、獨立的反對黨、獨立的非政府或宗教組織、甚至是獨立思考。看深圳河以北就知道,獨立的組織和人,就算是對政權友善也不能生存。因為黨國就是要控制一切,任何獨立的東西,都跟政治獨立一樣不可容忍。 
為何「回歸」初年,港獨根本名不見經傳,甚至泛民政客也是比官方更積極保釣的「大中華」「愛國民主」人士,中共喉舌就已經不斷誣蔑他們搞港獨﹖因為中共眼中,香港不受其控制,不管叫真普選還是自決,都是港獨。所謂港獨思潮無他,只不過是青少年發現自主夢破滅後的怒吼而已。
副刊版﹕
1. 棋藝天地—魔力橋 Rummikub / Rummikub Twist (方潤)
見到一個頗舊的遊戲,又那麼遲介紹,你就應該猜到這是方某經常輸的遊戲(還是那句﹕玩贏了的遊戲才是好遊戲。笑﹗)。這次倒不完全是這樣,方某數口不精,玩這類遊戲的確經常輸,但遲介紹的原因,是因為接觸得遲。 
雖然這個遊戲發明了幾十年,但童年時很難接觸外國遊戲(那年代大概只有大富翁和Scrabble)。後來朋友大多喜歡新款的德式桌遊,所以也很少機會玩。
直到去年友校辦邀請賽,有幾個學生願意參加,於是就成團了。方某當然沒能力訓練,當中卻有人贏了個亞軍,才發現原來這遊戲在小學頗普遍。所以為了「吸客」我們今年也把這個加進活動裡。 
魔力橋只是譯音,玩起來其實不像橋牌,看起來倒像骨牌。因為玩的時候看來像打麻將,所以中文亦有稱為以色列麻將的(正如西洋骨牌被稱西洋麻將)。 
相比中國牌九複雜的組合方式,西洋骨牌玩法看來簡單得多,一般是順著對方出牌把數字對準接下去(當然還可以砌成圖案後推倒,但已不算棋藝,這是後話)。魔力橋也要配對,只是不像西洋骨牌要同數字,而是組合順序同色數字、或者不同顏色同數字的組合(後者有點像UNO,只是UNO另一種組合是同色不同數,不需順序)。而且魔力橋不指定接著那張牌配對,可以自己出整組牌,也可以拆掉別人已出的牌重組。這個動作看起來也有點像麻將(雖然用意略有不同)。 
每一回有牌組則可出,沒牌出的話就要抽牌一張。獨特之處是玩家首次出牌不能重組別人已出之牌,一定要自己組成最少30分的牌組才算數,稱破冰。如果不幸一直破不到冰就要不停抽牌,最後有人出盡手上牌而你剩下很多牌就會失分慘重(並變成進貢贏家的分數)。當手上已有一大堆牌(如破不了冰)、或者枱面已經出了一大堆牌時(終局如是),腦中能否迅速看出可砌成哪些牌組就是關鍵,也是方某這類腦筋不靈者容易當機之處。 
Twist是魔力橋其中一個版本,魔力橋原有兩隻百搭可當任何顏色或數字用。Twist加入了三種新百搭﹕要前後牌成鏡像對稱的鏡像百搭、牌組中途變色的變色百搭,和一張當兩張用的雙重百搭。變化更多。
知識版﹕
1. 節目預告
2. 雋語錄
「Summum ius, summa injuria.」(法之極,害之極)—拉丁法諺
---

今季wishlist﹕

展覽﹕
歷史博物館﹕守護同行﹕香港消防服務150年 (19/9至22/10)
海事博物館﹕東西匯流—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 (14/8至11/11)
孫中山紀念館﹕北洋軍.政.歲月 (26/10至23/1/19)
科學館﹕絲路山水地圖展 (7/12至20/2/19)
文化博物館﹕光影流聲—香港公共廣播九十年  (7/11至25/2/19)
歷史博物館﹕金漆輝映﹕潮州木雕 (8/11至25/2/19)
文化博物館﹕港彩流金﹕二十世紀香港彩瓷 (19/12至18/3/19)
科學館﹕匠心獨運—鐘錶珍寶展 (7/12至10/4/19)
文化博物館﹕合.陶—當代陶瓷藝術展 (29/12至15/4/19)

講座﹕
太空館﹕光污染下的天文觀測前景 (20/10)
歷史博物館﹕香港消防歷史 (21/10)
文物探知館﹕東普陀講寺與香港舊體文學 (17/11)
孫中山紀念館﹕北洋軍閥戰爭舉隅﹕第二次直奉戰爭1924 (17/11)
孫中山紀念館﹕北洋軍閥勳章沿革趣談 (8/12)

星期三, 10月 03, 2018

經緯線討論公共圖書館童書閉架事件

本星期日(7/10)晚上7:30,ViuTV(99台)《經緯線》將討論公共圖書館童書閉架事件
方某亦在受訪之列,有興趣的朋友可屆時觀看。

星期六, 9月 29, 2018

有廁出租—政商共謀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



莊玉惜著《有廁出租—政商共謀的殖民城市管治(1860-1920)》,香港﹕商務,2018

其實方某兩年前摘錄過作者的講座「香港公廁臭史」,如果有聽過那次講座、或者看過拙文的話,本書其實是詳細版,大體跟講座內容差不多。仔細看/聽就會發現,雖然現在公廁已經沒有當年那麼臭,但很多事情發生的模式、甚至政商兩界的取態,百多年來都是「態度未曾改變」。

分別是本書用了整個章節去討論殖民主義理論這個頗為「左」的議題,作者認為香港開埠初期的公廁經濟並非以往的殖民理論可以概括。
英國並不是像傳統說法般「為殖民地人民帶來現代衛生」,反而是處處迴避責任,直到商業公廁因為珠三角絲綢經濟沒落,商業公廁退場(因為沒人買糞)才不甘不願地接手全面興建政府公廁。

甚至我們認為西方人發明的沖水馬桶比較先進,在當時亦非事實(因為當時渠道技術不夠好,反而更易藏污納垢滋生病菌,英國專家甚至建議學中國人倒夜香)。這種態度轉變倒也有點像鄺智文《老兵不死—香港華籍英兵》的記述,西方人初接觸中國時還認為倒夜香比較先進衛生(別忘記中世紀歐洲城市還是隨地倒糞令城市衛生極其惡劣,甚至水廁也只是把糞便沖落河臭氣薰天,中國人拿去當肥料至少可以循環再用)。直到歐洲人殖民事業日盛、中國又戰敗露出頹相,西方人在自身逐漸進步的對比下,才逐漸認為中國人質素差劣不顧衛生。

無論傳統視角把殖民地看成殖民主單方面擺佈人民、帶來現代建設,或者左翼視角把殖民史看成當地人被壓榨和反抗的歷史,都無法解釋香港商業公廁的全貌。香港的商業公廁,雖然有跟政府公廁競爭和排斥的一面,但同樣也有政商合作的一面。作者特意避開官商「勾結」這個有強烈觀感的詞語,就叫政商「共謀」。

---

首先作為殖民地,香港西方人數目相對很少而且生活水平較高,要維持基本衛生沒有困難,但當時像候鳥般往來大陸和香港的華工就很不同。這批華工遠道而來,脫離了傳統社會的網絡,而且只能住在非常擠迫的房舍中(當時這類出租房屋連廁所都沒有),對社會又沒有歸屬感,男人隨處便溺就變成常事(女人則怕被騷擾所以躲在家裡用夜香桶)。本來在香港就因為熱帶疾病(如瘧疾)死亡率高企的西方人,對這種不衛生的習慣當然敵視,屢屢要求政府解決。

可是,作為自由港,早年的香港政府長期入不敷支,對他們來說稅收的主要用途當然是用來搞基建促進經濟發展(咦,現在政府好像還是這樣﹖),怎麼要用寶貴的稅金興建和維持公廁這類沒錢賺的設施﹖
更有甚者,當開埠後不久開放給華商買地,華人地主逐漸成為重要勢力。他們不單扳倒了政府要求加強住宅通風和增設廁所的法案(咦,是否也很熟﹖),而且往往以公廁影響地價為由反對政府興建公廁(NIMBY真的不是今天才有)。

那麼衛生問題怎麼辦﹖結果「幸運地」適逢珠三角絲業興起,對城市居民高蛋白質的糞便需要甚殷,所以商人紛紛倒過來出錢競投政府公廁收糞工作,並大量興建商業公廁。
對於政府而言這是一箭雙鵰之舉,政府既不用出錢出地維持公廁、又不用面對地主反對(地都是他們自己的),就可以制止人們隨街便溺。所以政府投桃報李,對地主亦非常優惠,不只公廁牌費廉宜,而且對投訴往往也冷處理。雖然鼠疫後法例要求對糞便消毒,但這樣會影響糞肥價值,所以商人陽奉陰違、政府亦不聞不問。

以上聽起來似乎還有點「想當然」,相信作者的最大苦工,就是解開了為何商業公廁不受投訴這一點。政府公廁難以維持、商業公廁卻在同一位置長期營業,這正是與各種傳統殖民理論格格不入之處。
作者分析了差餉冊和其他檔案,標示出各商業公廁地產商的「勢力範圍」和地產商之類的關係網(這有點像先前三位朋友《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的古代版)。發現這些商業公廁往往不是在地主本人的「領土」中間,就是和地主朋友的物業為鄰。當時的華工都是客工,人生路不熟,當然不敢投訴地主(或其朋友)以免無處容身。而且華工反正也不會久留,自然不會為公廁滋擾作甚麼反對行動(方按﹕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為何政府老是鼓勵香港人去大灣區﹖權貴又叫人「唔鍾意可以移民」﹖由此亦可以另一角度理解)。而西方人又因為這些商業公廁都位於華人區,對自己滋擾較少,解決到香港整體衛生問題就好,所以也鮮有理會。
於是商業公廁就比政府公廁更易站穩陣腳。因為政府公廁沒有這種「庇護」,人人得而投訴之,反而動輒得咎。

這個對香港公廁的罕有研究,讓人覺得相當有趣。

---

除了有趣之外,讀者還可以跟現在比較一下。其實我聽講座時,首先想起的就是黃子華棟篤笑這一幕﹕

子華﹕「喺黃埔……唔係誠哥嘅人,你嘅電話係收唔清架﹗得半格﹗」
(意指不是使用誠哥旗下電訊服務的人,在誠哥旗下的黃埔花園很難接收清晰訊號。因為其他電訊商未必獲准進入屋苑裝設天線、又或者未能得到較佳位置。)

現在大家叫這種情況「地產霸權」,其實你看當時的商業公廁,邏輯是一樣的。你租住某地主的房屋,無論多窄、房租多貴你都無力反對,而且就連大便也要送給地主再賺一筆,就算那個公廁再臭你都只能啞忍。情況不就像你現在買了某地主的樓,還要光顧他的超級市場和電訊服務一樣麼﹖分別大概就只是現代人還可以對地主罵兩句﹖

地主的態度一如以往,其實政府的態度也是一樣。當然現在除了商場公廁,街上公廁都是政府的,但政府對公共服務的態度,還是跟百多年政府對公廁的態度一樣﹕最好不用政府出錢。
以往新市鎮發展時期,很多公共設施都是政府提供。後來因應大型發展項目,把垃圾站、巴士總站這類設施附設於項目之內由發展商興建。這還不算過分,因為發展商興建後還是由政府管理。
但近年連公園和公共空間都往往交給發展商興建甚至管理,就衍生很多問題。因為發展商要出錢興建和管理,往往就把這些空間私有化,把它們放在不方便市民使用的角落(例如公園在住宅平台上),變成只有本物業住戶才使用到的設施。
政府的省錢心態,把公共休憩空間交給地產商營運,最後變成地產商賺錢的渠道(地產商旗下的物業管理公司要管理公共空間,又不是搞慈善,自然會向小業主加收管理費),而小市民的休憩空間反而減少了。這一點其實跟過往政府不想管公廁,於是任由地主把公廁當成牟利的糞便收集站是一樣的。

不愧為「香」港,百多年前廁所的夜香「氤氳」,今日仍裊繞不去。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

筆記,或挑骨頭﹕

p.86 「1879年駐港軍部促請港府清除其中一個軍營所在廣東市場(Canton Bazaar,即金鐘)一帶的華人房屋。」

在下沒有考證過,傾向相信它真的被譯成廣東市場(或網上另譯廣州市場),但更相信跟新加坡那條譯法古怪的「廣東民路」(Cantonment Road)一樣,都是當年的人把英文的 Canton / Cantonment (軍營)誤當成廣州或廣東的 Canton。

(新加坡那個例子更明顯,因為如果真的是指廣東人,就會叫 Cantonese 而非 Cantonment 了,顯然是當年的譯員直接音譯。新加坡很多街名都如此,例如 Temple Street 就不像香港叫廟街,而是音譯成登婆街。)

p.100 圖4.3 說明的「昌利」為誤植,對照其餘內文應為「區」。

p.116 「這在陳培於1917年所的遺囑」應為「立」。

p.190 「當分歧大到按耐下時」應為「按捺不下」。

星期六, 9月 22, 2018

粵語兒童的語言發展

[粵語兒童的語言發展—李嘉欣博士]

似乎應該要慕名而來的,當然這是說笑了,題材本身就很吸引。雖然這位李嘉欣博士亦的確靚女,但沒圖,這是後話。(笑)
她的博士論文是2017年,新科博士。雖然曾於科大任職所以獲邀主持這次講座,但已經回到母校中大任職


1. 為何要做這個研究﹖

1.1 無論母語是哪種語言(就算是像俄語般其他人覺得很難學的語言),兒童都是在相若時期習得,這是先天的能力,但粵語學習相對於其他語言有何特色﹖

1.2 講者播放研究錄影,11個月大的嬰兒雖然無法說出具體字詞,但其發音已有粵語特色。
母語對每個人看來都很自然,但其實只要看看我們學第二語言(如英語)就會知道語言其實很難學。

講者再播放另一段錄影,透過小朋友數數字中「跳步」指出兒童數字認知的發展。一般兒童三歲可數到11、12,四歲可數到39、40,到五歲可數到70至100。

1.3 語料庫是搜集坊間一般文本,作為語言學家研究的樣本。
但兒童就沒有文本可以收集,所以中大1996年成立了香港粵語兒童語料庫,每兩星期或一個月上門一次,錄影一小時家人與兒童對話,然後再由研究助理轉為文字紀錄(還要決定每個廣東話詞語如何標記),作研究材料用。
這研究跟進了八位兒童(四男四女)一年,開始時其中四人為一歲七個月至十一個月,另外四人為兩歲兩個月至八個月,平均每人錄影21次。之後再擴充到年紀更小的。

研究發現兒童在未上學之前已有很大的語言發展,單是名詞已掌握到60個,另外有
—50個及物動詞
—超過10個不及物動詞
—6個趨向動詞
—雙賓語動詞(方按,例如﹕我蘋果家姐)
—5-6個形容詞
—虛詞(如做、做之類對時態的標飾)
—10個量詞(英文不一定要有,例如an apple,現代中文就要講一蘋果),量詞中還包括抽象的「啲」(多於一但又不是很多),粵語量詞比普通話豐富得多。
—副詞(都、仲)
—超過15個句末助詞(呀、啦、噃等,廣東話至少有三四十個這樣的助詞,甚至可以連用,如「架啦噃」)(講者說英文沒有這類句末助詞,我倒想起 Singlish,當然Singlish正正是加入了中文特色的混合語。)

2. 粵語兒童早期語言的特點﹕幼兒對句子結構有何認識﹖

2.1 兒童很快已掌握到「主動賓」基本句子,例如「我鍾意呢個波波」、「呢度有飛髮舖呀」。

他們也有連動結構(英文較少出現),例如「我鍾意西瓜」、「的士喎」、「完早餐街」、「車車百佳」。

2.2 幼兒當然會犯語法錯誤,而幼兒語法錯誤其實會有規律地出現,反映了語言形成的機制。
例如他們常把否定詞加於量詞前。例如有小朋友就常說「唔件呀」、「唔粒呀」,其實觀前文後理為「唔件/粒呀」之意。
錯誤地配搭量詞和名詞亦屬常見,例如「我毛巾呢﹖」就是誤用量詞。

3. 兒童語言如何反映母語特徵

3.1 為比較研究,中大之後繼續發展了漢語早期語言獲得語料庫,有十二個漢語兒童的對話錄影,包括普通話。

3.2 講者為大家分析聲調﹕

第一聲﹕陰平 (55) <---- a="" href="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BF%E5%80%BC">調值
相同第二聲﹕陰上 (35)
第三聲﹕陰去 (33) <---- p="">第四聲﹕陽平 (21)
第五聲﹕陽上 (13)
第六聲﹕陽去 (22) <---- p="">
雖然粵語分為六聲(或九聲,如果入聲另計的話),但其實以調值計有三平聲(第一、三、六聲),只有第四聲係向下,第二和第五聲模式又相似。

如果以頻率計,還有四個是降調(第一、三、四、六聲),而且發音集中於低調區(第二、四、五、六聲)。
(方按﹕某程度上解釋了為何港女被認為缺乏台灣追襲的那種吳儂軟語。因為粵語很多字發音頻率低、再加上入聲,聽起來就會很「堀」。)



大家都知道嬰兒多尖叫。從研究可知,幼兒到一歲左右,升調逐漸減少,平調和降調逐漸增加,接近成人模式。(當然另外還有些無法分類,升升降降的聲調,不在分析之列。)

研究亦包括聲調辨別的測試,基本上10-12個月的幼兒已能區分。

3.3 語意方面,粵語亦有獨特之處,例如「晒」字。

廣東話可以「熊仔食啲蛋糕」表達所有蛋糕被食之意,但「晒」字放在動詞後,是英文和普通話都沒有的模式。
有些人可能會反對,舉出反例指普通話雖然會說「小熊把這些蛋糕吃了」,但同樣可以說「吃了」、「吃了」。
但廣東話的「晒」字還可以形容前面的詞,例如「啲羊仔瞓覺」,晒字就不是形容「瞓覺」而是形容「羊仔」。普通話就不能說「睡了覺」,「睡了覺」意思也不同,而只能說「小羊睡覺了」。(方按﹕換言之普通話不能同一個詞像「晒」般作不同用途)

講者2017年的博文論文分析十個兒童的用詞,就發現他們已經用很多這類詞語,例如﹕晒(315次)、都(23)、成日(17)、全部(60)、每日(1)、成(5)、全(3),「每/所有」反而一次都沒用上,一直到3歲8個月都用不著(其實成人的模式也相若)。這個數字已排除了幼兒直接模仿重複大人剛說完的句子,只計算自發說話所用的字。
「晒」字可以用得那麼廣泛,對幼兒是否會有困難﹖

於是研究也有用實驗測試幼兒是否真的正確運用「晒」字。他們用布偶向三四歲的兒童演繹故事﹕米妮把糖果收在盒裡,離開後小熊維尼進來卻把糖吃光了。然後請兒童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個故事。
(方按﹕看影片時我幾乎以為是Sally–Anne test,當然他們不是要兒童猜糖果在哪裡—因為他們已經夠大,而是要測試用字是否正確。)

其實三歲的兒童已經超過七成可以正確說出「羊仔覺」(指涉主語)和「熊仔食蛋糕」(指涉賓語)﹕
(這幅圖看來有個位有點怪,為何主語那邊四歲前半的橙色條已經等同五歲水準,但四歲後半的紅色條卻反而低了﹖事後我問講者是否因為人數少所以帶來random fluctuation。講者表示研究至少有三十人,是符合標準的,而兩者之間的差異統計上不具顯著性。當然我不是想批評她受試人數少,人文研究的對象數目通常都少,我就只是想問這是否統計上不顯著而已。)
(後話﹕說完才發現自己把fluctuation說錯成frustration,也夠frustrating的。 :-( )

另一方面,形容熊仔「食蛋糕」和「食蛋糕」都可以,但意思又有細緻上的不同(「咗」只描述動作完成,不在乎是否所有蛋糕都被吃了)。為了研究兒童能否區分,把他們分了組,每人只聽到其中一句(免其聽了兩句互相影響),問他們是否正確描述到圖畫(熊仔吃了部分蛋糕),基本上三歲四歲已超過八成分得到。


還有,雖然「晒」和「完」用法相似,但「豬仔瞓覺」和「豬仔瞓覺」顯然含意大不同(前者指「所有豬仔」都瞓覺,後者指「瞓覺」這個活動本身完成了)。測試包括一個「豬仔全部起床」的圖畫,給兒童分辨描述是否正確,三四歲的兒童超過七成正確分辨,到四五歲就超過八成分辨到。


4. 相關資源

除了語料庫外,香港還在2006年發展出香港兒童口語(粵語)能力量表,涵蓋5-12歲兒童,包括語法、篇章、詞語釋義、詞義關係等等方面的能力,用以測量語言障礙。只有受過訓練的言語治療師可以使用這份工具。

另一個同樣是2006年推出的香港粵語發音測試,同樣是受過訓練的言語治療師才可使用。(類似的其他言語測試都載於衛生署網頁)

5. Q&A

5.1 講者最後一張講義片就是貫徹今天重點的「多謝」。 :D
隨即引來觀眾提出這個「晒」字又跟先前提及的用法很不一樣。當然「多謝」本身沒有量詞可以描述,所以「晒」字不能直指多謝的「所有」或「全部」,只是用類似的方式指出多謝的「程度」上已到極致之意。

5.2 語言混合也會為研究帶來阻礙,例如幼兒常說的「雪糕」近年在對話錄影中逐漸被「ice cream」和「冰淇淋」取代。
(方按﹕當然這是那些想繞過母語的父母之過)

5.3 不少觀眾都關心如何培養幼兒學習語言,又或者同時培養母語和外語(例如父母說母語、菲傭說英語)是否可行之類。其實重點是學習語言關鍵期(講者強調這其實是假說)的語言輸入量是否足夠多,如果兩者都夠多的話其實可以兩者皆學到,她舉出大馬的人同時掌握幾種語言為例子。

(方按﹕南洋土產的老媽就是同時可以說閩南話、廣東話、華語、海南話、英語、馬來語等多種語言的例子。但當中其實有一點要留意,就是應該像上面由「不同的人對幼兒說不同語言」就好。例如老媽的成長背景就是有多種不同母語的小孩共處,所以才每種話都學到一點。
可是到老媽對著我時,一個人同時講多種語言大混雜,我沒學到哪種語言,反而說話遲到讓她擔心我智力是否有問題。之後見心理學家,被教訓說同一個人應該講一種話。老爸對我講廣東話、老媽對我講英語其實也可以,但如果同一個人對幼兒講幾種語言,因為不同語言的語法其實會有衝突——例如日語的主賓動結構就跟中英文的主動賓不同——而幼兒本身無法分辨那是幾種語言,腦中很難整理出語法規則,於是就不說話了。
當然,跟老媽這個南洋土產不同,如果港爸港媽本身外語水平也不高,又要勉強跟幼兒講外語,結果反而讓孩子「學壞師」。這是後話。)

5.4 是否語言發展日久就會比較多一字多用途(如「晒」)﹖講者表示其他語言一樣會有一詞多用的歧異。

當然粵語在這方面有其特色,例如「同學食蛋糕」和「同學食蛋糕」含意就不同(一指吃完、一指吃光),而「晒」字的指涉(definite)對象又可以不同,例如「佢喺三個花園花」的晒就是指主語(花園)而非賓語(花)。

5.5 粵語的句末助詞更可以改變詞意,例如「多謝晒囉」語氣敷衍、「多謝晒喎」就有「so what? / 那又怎樣」的意思。這些又叫情態副詞。

5.6 關鍵期假說方面,被認為與神經發展有關,但學界有爭議。而關鍵期方面,語音學習的關鍵期被認為較早結束,所以長大後再學語言發音很難正宗,但語法就未必學不到。

5.7 80年代已知粵語有地域語音差異,有些音在某些地方並不區分。(方按﹕即懶音變正音)

5.8 多語言孩子的認知能力一般較強,但幾種語言的詞彙量加起來跟單語言孩子其實相若。
(方按﹕換言之每種語言的詞彙量都沒那麼多,這某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多語言地區如南洋較少大文學家。像老媽這種就是每種語言都說得上幾句,但除了最常用的兩三種外,其他語言可能都限於日常交際會話、打招呼談天氣的程度。)

5.9 其實有個問題我沒問,為何講者會說俄語特別難學﹖雖然我也覺得俄語很難聽得懂、字母又難認。但一般人認為俄語難學,主因是語音﹖語法﹖還是字母﹖

星期六, 9月 15, 2018

直而無禮則絞

朋友引子曰「直而無禮則絞」,認為儒家鼓吹的「禮」是虛偽不實。
在下不大同意,所以留言說了幾句。因為孔子說「直而無禮則絞」,其實即是說「直而有禮則不絞」,而「直」本身就已經不是虛偽了。

不過我那段留言也說錯了一點,就是一開頭加了句「邏輯上」,因為「直而無禮則絞」其實邏輯上是無法推論出「直而有禮則不絞」。這樣說反而變成否定前項謬誤,假如孔子說「直而無禮會死」,難道「直而有禮就不會死」﹖
(符號上而言「直而無禮」是一個「A+~B」的組合,如果「直」和「無禮」任何一項不成立,例如不直或者有禮,則「直而無禮」都不成立。假如「直而無禮」則「絞」,可看成是C->D,否定前項謬誤就是指「因為 C->D 所以 ~C->~D」是錯誤推論。正如「阿媽係女人」不等於「非阿媽就唔係女人」。)

可是,這個錯誤實屬枝節,因為孔子原意就是彰顯「禮」的重要,所以同時舉出了四項無禮的後果﹕「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按文理很容易推斷,孔子正是想指出「禮」是用來避免每一句後半部的問題(勞、葸、亂、絞)。所以說孔子意指「直而有禮則不絞」雖非出自邏輯推論,但可反映孔子文意。

反而「直」這個字更容易出問題,因為我們看「直」通常是指「直率」(網站對「直而無禮則絞」的直也是這樣解),但孔子還說過吾黨之直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隱瞞就很難說是「直率」的表現了。
後一句的直其實是指「正直」。孔子和葉公的分別是,葉公認為父親偷羊,兒子舉報是正直的表現,孔子卻認為親情比國法重要,為親人隱瞞才是正直的表現。
(當然,孔子當年只是說了這句,後人應該為親人隱瞞到哪個地步,又是另一問題了。後來孟子說舜竊負而逃,其實只是雄辯多於解決了實際問題,天下的人都竊負而逃國家豈非亂七八糟。只是舉報父親偷羊又似乎太有文革時帶頭批鬥父母的味道了。合理的世情(合義)總是在教條的兩大極端之間,刻舟求劍,鮮有當者。)

回到「直而無禮則絞」這一句,我認為把直解作「直率」或「正直」都解得通。一個人雖無論是直率或正直(這是優點),但如果行事無禮(留意這裡禮不只是禮貌,還包括禮法),則會顯得尖刻。(雖非基於邏輯推論)不想尖刻有兩種途徑,一是「不直」、一是「有禮」,而孔子的建議是「有禮」,其實由此可見孔子是欣賞「直」的(孔子稱讚「直」在《論語》其他篇章亦可得到引證)。

後世儒家講「禮」往往變成虛偽不實,這是事實。可是把這點歸咎到孔子身上,則不太公平。別忘記孔子本人也是個因為堅持己見(也是一種直),而令自己在政壇難以維持權位的人。

星期六, 9月 08, 2018

陶淵明的五斗米

上一篇介紹張宏杰《低薪的盛世》時,有一個疑點明明查證了,但偏偏忘了寫。現在補上,希望未為晚也。

《低薪的盛世》曾以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反映南朝官俸甚薄。(p.232)
「動蕩時期,財政通常都比較緊張,官俸水準也往往不高。比如晉代實際俸祿水準很低,晉武帝坦承﹕『今在位者,祿不代耕』。著名詩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去彭澤令,一方面固然表現了他心志之高潔,另一方面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晉代官俸之薄。陶淵明所說的五斗米,應該是日俸,換算成年俸,不過才一百八十斛。」
可是這個說法跟在下之前讀完顏紹元《到衙門上班去》(台北﹕遠流,2005)的說法不盡相同。p.61-63討論了陶淵明的薪金﹕
「最佔上風的觀點,則是將五斗米解釋為陶淵明的薪資。但也有質疑的﹕要說陶令的年薪或月薪僅五斗米,自然不可能﹔即便是日薪吧,似乎也對不上號。一天五斗米,一月就是十五斛,一年才一百八十斛,而考之晉朝制度,縣令的年薪應是四百斛,怎麼會相差二百二十斛呢﹖該不會被管財務的主簿貪污了吧﹖
這個疑問,恰為我們了解古代官員薪資及其結構,提供了一個由頭。
西漢時官吏的俸祿實行年薪制,全發糧食。每年領取糧食的重量,就是他們的品秩,於是有萬石、二千石、六百石等種種名目,像劉備擔任過的縣尉這一級,最低年薪是一百石。東漢開始,俸祿的形式有了改變,統稱為『石』,實際上是發一部分糧食,一部分現金。這個辦法頗受官員們歡迎,因為在此之前,官員要用錢的話,得設法把糧食賣掉,或用以交換其他物品,十分麻煩。
陶淵明那個引起爭論的『五斗米』,其實也與這種錢、穀搭配的俸祿結構有關。按《晉百官注》記載,當時縣令的年薪是四百斛,按月發放,每月米十五斛,錢二千五。十五斛米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古今量器不同,五斗米究竟值多少,需要有個比較。《梁書.何胤傳》上記何胤自稱,『吾年已五十七,月食四斗米不盡』。可知陶縣長一天的俸米,可供一個年近六旬者食用一個月。如果當時政府也要求大家響應『一日捐』的話,那麼五斗米外還應加上現金八十三文。無論怎麼看,這份收入都不算太低。 
其實,陶淵明的縣令收入還不止這筆錢穀合成的年薪。從晉代開始,政府推行品官占田制,即官員可根據品級高低,向國家領取一塊田地,所有權歸國家,收穫歸個人,簡稱占田,實際上也是公務員薪資的一部分。據蕭統〈陶淵明傳〉記載,陶令的占田是三頃,他想全種可以釀酒的秫(糯米),道是『吾常得醉於酒足矣﹗』可縣令夫人不同意,『固請種粳(大米)』。夫妻坐下來商量生產計劃,最後決定『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
當然,種田計劃是『悉令吏種』,用不著陶令自己荷鋤打赤腳,下田工作。據其〈歸去來辭序〉自述,在辭官前,他曾『猶望一稔』,意思是想等占田裡的穀物熟了,全收下來再走。不料武昌傳來他妹妹病故的消息,這才下決定趕快離開。照筆者揣測,『猶望一稔』倒更像是他老婆的意見,眼看稻米長在田裡,卻沒法帶走,豈不可惜﹖而妹妹的噩耗,則正好成為他催老婆立即上路的藉口。」
那麼誰是誰非﹖

我嘗試去翻查李孔懷《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史》(上海,復旦大學),p.295有載﹕
「西晉實行佔田制,官吏按品佔田,一品五十頃,其下以五頃為差等降,至九品為十頃。」
雖然書中沒提及東晉,但至少證明了職田並不是後世才有。

(﹕對這個問題,朋友Ben Hon提供了很好的補充,他指出六朝史不受重視,史書很多事情沒說清楚,而占田制和後世的職田制很不同。)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

星期日, 9月 02, 2018

今期注意201808


《科學人》2018年8月號

開首曾志朗有篇〈悼尼安德塔人:小腦不足,大智慧不來〉,令我感興趣的不是尼安德特人,而是說小腦除了教科書一向說的身體動作平衡之外,還有短期記憶和語言處理的功能。這倒是有興趣看看誰可以多說一點。

有錢時較疼兒子﹖〉這個研究很有趣,雖然中國傳統是重男輕女,但從現在的網購資料也可以見到,現在中國人也有跟其他動物類似的趨向。
可是如果把眼光放到香港就似乎有點怪,因為雖然有說港男是長不大的港孩,但最矚目的似乎是公主病。畢竟被稱有王子病的人比較少,而父母不知為何是比較喜歡把女兒打扮成公主(較少有男孩穿王子裝的)。總不能說因為香港人都很窮吧﹖反而喜歡培養公主的似乎都是中產父母。難道這是出於香港中產心底裡認為自己資源不夠的一種集體焦慮嗎﹖(那就很多怪獸家長行為似乎都可以連結到這種焦慮。)

神經訊號是機械波?〉對我們讀了多年生物學的人比較震撼,因為教科書一向的理論說神經訊號是電脈衝。但原來在我出世的年代,已有個日裔科學家做過實驗,質疑神經訊號是以機械波傳遞(現在的後繼者認為是包裹神經元的脂質膜被壓力液晶化所造成)。只是因為他英文差、研究電脈衝的儀器又較易掌握,所以他的理論一直被忽視。現在又有科學家重拾這套想法進行研究,認為它可以解釋到為何各種麻醉藥分子相差那麼遠都可以同樣抑制神經、而它們都同時是脂溶性物質的事實。
可以想像真相有可能是在兩個極端之間,神經訊號同時以機械波和電脈衝傳遞,這一點對大腦和神經研究會帶來很大改變。

〈全能寶寶可培養嗎﹖〉可是給怪獸家長的一摑耳光,坊間林林種種聲稱可以培養孩子比人成功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偽科學。節奏太快的影片或玩具,甚至有可能令兒童出現注意力問題。(這種論調有點像方某一向懷疑﹕提供太多影音刺激,雖然有可能刺激神經發展,但更可能令孩子習慣了刺激忍不了悶,日後不是時時刻刻有刺激就受不了。忍不了悶的人是無法有深度思考的。)
到頭來就像營養問題一樣,對孩子發展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親子互動,父母陪孩子一起玩比玩甚麼更重要。LEGO這類積木的確有助發展空間認知,但其實陪他玩球、玩車之類也一樣。

狗與貓誰聰明﹖〉是一篇infographic短文,雖然貓奴看了可能會不太高興。看來應該很聰明狡猾的貓,神經元的數目遠遠少於狗、認知能力也是狗領先。
同樣是獵食者的棕熊也一樣,腦袋比貓重得多,但神經元數目竟然差不多(密度低得多),作者甚至用小熊維尼那句「I have a very little brain」來形容了。科學家認為似乎食肉動物需要較多能量捕捉獵物,所以不能養太多耗能的神經元(人類大腦只佔體重2%卻用了20%的能量),而牠們也不用著「太高」的認知能力就已經可以獵食。

〈暖化把動物變小了﹖〉文如其名,但觀察到北海不同區域的魚穫都有變小現象(而且可以排除濫捕影響),就真的可能會影響未來的糧食供應。

另一篇的〈致命感染是基因突變了﹖〉介紹新研究認為,某些人之所以突然染上一些尋常疾病(如流感)而死,未必是因為病毒本身變了種,可以是因為那人基因突變令他們特別危險。


《國家地理》2018年8月號

這期講睡眠的封面專題很值得看,介紹了現時科學界對睡眠的新理解,睡眠的每一階段都有其意義。如果受了干擾都會產生不同的壞處。

另一篇〈網路如何讓人變成酸民?〉的短文也很值得一讀,網絡匿名和不見面的特性,令很多攻擊行為失了控。作者認為網絡欺凌泛濫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我們沒明確地「說不」。

(方某人其他書評書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