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lysis

星期六, 4月 28, 2018

小農夫大作物之香港和眼鏡

上次介紹過《小農夫大作物》這個好節目。前陣子又在重播2017版,忽然發現原來他們製作了兩集香港版(/),邀請了三位香港小朋友去參觀。

當然,以香港這個鼻屎大地方竟然是日本出口食物第一大地點,來辦個特集service service一下就跟汽車維修員身上有士巴拿一樣合情合理的。女主持突然換了另一人,可能是她懂英文﹖但節目中看不出。主持還來到香港探望小朋友,感覺很熱很潮濕(當然,他們是北海道人嘛),並參觀日式超市的日本食材(當然他們是北海道農協贊助的,就不會介紹熊本熊那些啦)。

其中一個小朋友叫王健二,健二這個名一看就令人覺得他是日本人吧﹖其實他是中日混血兒,在節目中無論英文和日文都說得很通順。

另一集則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眼鏡娘,有趣在她很多時候都不是透過鏡片看人的,有圖為證﹕



通常會這樣望人的只有兩種情況﹕
1. 老人﹕因為老花鏡是望近的,所以當他們望遠的時候就會故意垂下頭用雙眼直接望。
2. 動漫作品、cosplayer、甚至是エロ作品﹕既然眼鏡只是用來扮演造型,當事人自然不必要透過鏡片視物,可以特地製造一個垂頭害羞的姿態。

當然也有些鏡頭是正視的,例如前一年小四時的這一幅﹕
(HBC)

但以她整集都這樣望恐怕也不是一直裝模作樣,有可能是遠視。遠視情況與老花相若,都是望遠沒問題、望近要鏡片。雖然現在連老花鏡都有漸進變焦了,但如果她用的鏡片還是一片放大鏡片的話,那麼望人時有這個奇趣模樣也不奇怪了。

同一集開頭還問了個有趣的問題﹕日本人吃最多的蔬菜是哪一類﹖
兩位小朋友和她們的媽媽都答不到(大抵都是答馬鈴薯,因為大家愛吃咖哩和薯片薯條)。我心想他們在香港特集裡面問香港小朋友,不知他們答不答到﹖這一代小朋友未必答到,但問我們或者更老的一輩,就會知道廣東話對日本人有個貶稱叫「蘿蔔頭」,顯然是因為他們對「日本人常吃蘿蔔」有很深印象(雖然維基並不這樣說,但正確答案正是蘿蔔)。當然要如何向日本人解釋「蘿蔔頭」就是後話了。

星期六, 4月 21, 2018

淺論殖民地時代香港防務:佈局變化與背景因素

[淺論殖民地時代香港防務:佈局變化與背景因素﹕鄺智文博士]

1. 講座討論殖民地防務政策演變及背後原因,包括技術進步、國際形勢,又受英國人的思維和政局影響。而其中一個重要概念就是「自由軍國主義」(liberal militarism)
緣起是研究英治時期香港軍事史,當時不少著作如《Eastern Fortress》(講者著作)、《Guns and Gunners in Hong Kong》等,大多局限於香港一隅或器物之上,很少有討論政策。

2. David Edgerton 解釋英國1860-1960年的國防政策(戰略文化strategic culture,例如中國戰略究竟是和平主義還是實利主義﹖),用上「自由軍國主義」一詞,其內涵包括﹕
2.1 避免徵兵制。
英國並非大陸軍,而是大海軍。相對於歐洲大陸國家都有徵兵制,英國是直到一戰尾期才開始徵兵。(當然這不應完全訴諸文化差異,而是有實際需要)
2.2 著重以科技取代人力。
別忘記英國統治的印度有三億人口,有大量廉價勞力,但英國人仍然傾向投資科技以減少軍事人力需求。
2.3 不只針對敵軍,敵方經濟和生產力也是打擊對象。
這點與德國重視殲滅戰相映成趣,英國海軍遍佈全球除了打擊敵方貿易亦用來保護自身貿易線。(方按﹕而一戰德國亦的確被經濟戰拖垮了)
2.4 支持特定的世界秩序 (即大英治下的和平 Pax Britannica)
同時亦即是英國海軍及其貿易的全球化。
2.5 以密集科技取代人力(和金錢),以維持與敵方的「戰力差」(capability gap)

3. David Edgerton亦將這段歷史分為四時期﹕
—海權時代 Navalism (1880-1919)
—空權時代 Airforce-ism (1919-1945)
—核武時代 Nuclearism (1945-1960)
—科技和平 Pax Technologiea (1960以後)

4. 討論香港防務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為何英國要防守香港﹖
—當然因為香港是英國殖民地
—香港也是英國東方貿易最重要樞紐
—香港對英國而言是重要的軍港(其次才是貿易港)(直到1948年關閉船塢為止)

5. 香港地形概述(以往提過,此處不贅)﹕
有很多島嶼、以維港為中心、深圳河是人為邊界而非天然邊界、海岸線和地形都很複雜。對英國人而言,他們需要防守的地方不多,就是維港兩岸的九龍半島和香港島。

香港對攻方麻煩之處是﹕香港可以登陸的地點都很小(例如赤柱其實只夠一個步兵連或營使用,而且很容易遭封鎖),如果靠北登陸,只有沙頭角一帶有較大的沙灘可用(青山灣也可登陸一個步兵團)(方按﹕別忘記使用沙頭角要進入大鵬灣和沙頭角海,使用青山灣也要接近維港)。之後就要穿越很多山岳南下市區,而樽頸位就是醉酒灣防線。

但守方同樣麻煩,因為九龍山脈比港島所有山岳都要高,敵軍佔領九龍山脈就可任意炮轟維港和港島北岸(二戰時日軍就是如此)。結果守軍不得不分兵防守九龍阻敵南侵。

6. 香港防務大概可以武器劃分幾個時期﹕
—早期防務 (1841-1878)
—後膛炮/導向魚雷 (1878-1909)
—陸上防線/潛艇 (1908-1918)
—飛機/航空母艦 (1919-1939)
—冷戰防務 (1945-1958)(其實已缺乏軍事重要性)

7. 在早期(1841-1878),香港對英國的軍事用途大於經濟用途,是準備隨時對華用兵的基地。所以這時期建立了不少永久設施,而初期因疫症病死者極多。

1830-60's期間發生科技進步﹕
—原本使用的前裝炮較難瞄準和增加推進藥,轉為發展後裝炮令炮彈加大、推進藥增加。
鐵甲艦登場,戰鬥力強,但需要補給煤。而優質煤是需要預先準備,配置於各補給點的,於是這些補給點就需要有炮台防守(香港早期是不需要炮台的,因為英軍已控制了中國海岸)。而當時炮台如皇家炮台、威靈頓炮台、西角炮台、奇力島炮台等,均使用前裝炮。(因為後裝技術還未成熟)
—另一發明就是破壞力強的水雷。1880-1900開始招募華人水雷炮兵,需要認識英文的人才能聽從號令和懂得操作,所以其實也是高技術兵種。

8. 後膛炮/導向魚雷時代 (1878-1909)

時代背景為法俄兩國於亞洲擴張。1878年和1883年加拿芬委員會認為,原本不需要防守的香港,就變成需要防守港口,艦隊才能自由活動。而當時也只需要建設炮台防守港口,因為法俄兩國都沒興趣佔領香港。
1880-1900的火炮技術變化太快,原本不可靠的後裝炮,炮尾開始變成可靠。

1904年是海岸炮台建設高峰,炮台足以覆蓋整個海港,等對方靠近就可打擊。問題是當對方靠近時,他們的長程炮火已在威脅港口,並不理想。
1900年檢討認為,只需以炮台防守維港出入口便成,省錢省人力。此策略一直沿用到二戰。

同期發明了布倫南魚雷,吸引了熱衷引入新科技的海軍大筆投資。講者卻指這其實是騙局,因為操縱很難,後來亦沒有投入實戰。原來申請了專利的秘密「黑盒」,後來被發現根本空空如也,並沒有甚麼高深科技。

9. 陸上防線/潛艇時代 (1908-1917)

1908年中國基地司令 藍敦投訴香港防務不足,堅持應重新增加大炮和兵力。這本來只是當地軍官與倫敦總部看法不同的衝突,但因為他和皇室關係良好,所以驚動到首相跟進。
當時他的旗艦 HMS Powerful 上的大炮已經多於全港海岸炮的總和(而且那些仍不是全射角的)。他認為制海權是最重要的,而且美國USS Louisiana的十二吋主炮也比香港海岸炮的九吋炮大。

駐港陸軍司令樂活(方按﹕就是樂活道那個樂活)則認為英國艦隊艦隻眾多,當時崛起的美國人又何必為了對抗本港炮台而消耗艦隻進攻﹖新界欠缺防守才會令九龍失守,然後對方就可以炮擊海軍船塢。由是開始了香港的「陸防」時代(1908-1910)。

樂活認為觀察日俄戰爭裡日軍的陣地戰經驗(而且戰勝俄軍),假定他們有能力運送40000人進攻,而香港當時只有2000人防守。
再者中國又欲收復香港,但缺乏海軍,自然將從陸上進攻。
繼任陸軍司令安達臣(方按﹕這次不是安達臣道那個安達臣)的觀察,廣東新軍比其他地方軍更有效率(即是有威脅)。建議香港增設炮台、駐港陸軍增至20000人。(由於英國於1914年才有十幾萬本土遠征軍,所以根本不可能放二萬人在香港。)

由於臨近一戰艦隊要調回本土應付德國,所以以潛艇進駐塞藍敦之口。(如果這批潛艇一直放到1941年,也可以威脅日軍,但於1930年代末期就撤走了。)
並建設了兩隻專門為亞洲設計的軍艦,但大炮比日軍的小。
另外建設了安達臣防線(不如日後的醉酒灣防線,只是一批blockhouse組成),現時幾乎不存,分佈於九龍山脊之上。

10. 大戰之間(1919-1939)
背景﹕大戰後大英帝國版圖又增加,但國力跟不上,一戰欠債甚鉅。國際貿易體系重建。1921年美國迫使英日同盟結束,華盛頓條約不准於亞太增加海防設施。

1920年代初英國以日本為遠東假想敵(這也是海軍擴張爭資源藉口)(方按﹕恰好與日本海軍以對英美開戰計劃爭預算一樣),香港為艦隊前進基地。主力艦隊由本土到達香港約需54-90天,所以香港必須守住同樣時間撐到主力抵達,於是香港有需要加強陸上防禦。

英國預計日軍將以艦隊+48000人登陸+航空隊支援攻擊。講者指華盛頓條約談判時,英日單單為了「機場」算不算海防設施也拗了兩年。

對英軍而言,要守住海軍基地和啟德機場,就要守住九龍山脈。既要高射炮作空防,又要嚴防日軍潛艇。是否乾脆放棄香港防務更方便﹖
當時駐港的中國基地有英軍最大量的潛艇,準備用來攻擊日方運兵船和運輸線。另有兩艘航空母艦用來製作航拍照和對付海盜。不能維持到大海軍防守星港之用。

於是英軍轉而建設醉酒灣防線(又是以物力代替人力的思路,因為對英國,人力才是最貴)。另增設炮台於南區,以防日軍小股登陸突襲。
高射炮則以固定陣地佈置,按格子指揮統一形成射擊火網。
海中則佈置 indicator loop (標識環)用以探測經過的潛艇,和防潛網。1940年並設置水雷陣,包括沙頭角海和大鵬灣防止日軍登陸。

11. 戰後、冷戰期(1945-58)
背景﹕裁軍、殖民地獨立潮。英國財力已經不繼,印度獨立後英國亦失去廉價人力來源(香港有一半駐軍是印軍)。

當1948-1949中共建政時,英國急調戰後用剩的轟炸機、坦克、巡洋艦和幾個旅於香港(是歷來最大規模),以現代科技阻嚇共軍來犯。

1957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中共了解香港對英國政策的地位,以香港作為英美關係的障礙。英國沒財力,要求美國協助防衛香港,美國因此表態會為香港使用核武,但其實美國自己也不想用。
但中共當時其實完全不想佔領香港(方按﹕長期打算,充份利用),英國後來也意會到這一點,所以英軍大量撤走到象徵程度,只留下情報組織。

12. 結論
—從香港防務政策演變,可見英國自由軍國主義的應用。
—對英國而言,開支並非最主要考慮,減輕駐軍的經常開支(recurring cost)更重要。
—新科技戰力差,到二戰後英國科技實力不夠,就借美國的來用。

13. Q&A

13.1 在英日同盟中,英國只當日本人是外判,日本從來都是英國的假想敵之一。(因為英國人控制了海域)
但與香港不同,英國人從來沒有認真考慮防守威海衛,只當成臨時基地,因為實在太近日本了。

13.2 1878-1909年間新加坡在大英帝國其實沒太大地位(香港則名列直布羅陀之後),直到一戰後才開始重要(有馬來亞為腹地)。

13.3 碰巧陳士齊(齋sir)在座,問到既然不打算防守,為何英國要拿威海衛﹖
講者指海軍本來就不打算要威海衛,反而想要韓國的巨文島。只是甲午戰爭後列強搶租界之下,怕中國突然崩潰,既然德國搶了青島、俄國搶了旅順,於是英國就拿威海衛當避暑勝地好了。
就如武漢英租界,英國只為經濟利益不需永久佔領,只需派炮艇在長江巡邏維持「面子」就夠了。

13.4 佈置加拿大軍也是英國本土國力不足下的外判之舉,也是英美秩序的一部分。而英日同盟時的日本到一戰時也是這個秩序的一部分。

13.5 大英檔案館中可見的Emergency Scheme只編到1958年(只有國防部長在倫敦保留的摘要,而且要到2030年代才會全面開放),1958年計劃會動員民安隊和軍人維持基要服務。
1941年的只是interim scheme,已開放索閱。
1949年計劃只在沙頭角和北區阻擋敵軍。後來寮屋部已把防線上的據點屋頂都炸開以防難民佔用。
1970年代的計劃主要都是evacuation scheme(撤橋計劃)。

星期三, 4月 18, 2018

港視劇集、銀之匙、五夜講場

純粹分三大段﹕

1. 當年HKTV大熱的《來生不做香港人》將由今晚起於奇妙電視77台播出。(但方某沒時間看了)

2. 《銀之匙》星期六日朝早正在J2重播,錄了來看果然不錯,留意漫畫是否還有貨,可以像《百姓貴族》放在圖書館。
(2015年書展日本領事館還用了一角搞日本館,在場各縣觀光部門幾乎都是以當地為背景的動漫為賣點,北海道攤位就放了幾個銀之匙主角大紙板。我記憶中還有那隻大馬,我家Patrick跟牠拍過照。)


之前無意中發現原來《登山少女》有個萌眼鏡娘角色,去年J2重播時錄了,但未有看完錄影設備就壞了全部掛掉。唯有等再重播的機會……

3. 承 Alone in the Fart 兄討論港台《五夜講場》。事實上,上一輯在下也沒全部收看,只是見到題目有興趣才錄來看看。我對《哲學有偈傾》的主持沒意見,但有時會覺得討論好像miss了不少我覺得有意義的角度。《文學放得開》甚至沒看過,我對鄧小樺沒甚麼意見(除了會建議她戒煙),但對那些題目真的沒興趣。第二輯大概也會如是。

至於Fart兄認為名字有趣的《學人講經濟》個名的確係幾有趣,可惜內容不覺新意(至少那些論點在其他地方都看過了)。雖然無視對其中一個主持的私怨(奇在說邀請「學人」,但好像沒聽過他有經濟系學歷)看了兩集,也不覺得有必要再看他們把那些已知論點多講一次。更慘的是,有朋友指他的朋友覺得內容太難明。即是沒涉獵經濟議題的人聽了不明白,有些許聽聞過的(如在下)又嫌悶,死未。

同時錄了星期五晚《真係好科學》,暫時只看了第一集講外星生命。雖然很欣賞港台邀請不同學科的學者試圖出面推廣,但當節目主持的確需要一點技巧。《真係好科學》第一集予人的印象就有點像oral口試,有點平鋪直敍。而且如果講外星生命,我認為花一節時間討論非地球形態的生命(例如非水基生命或非碳生命)會更刺激、更科幻、更引人入勝。這類話題在科學界已經討論了很久,可能只是香港學者少研究地外生物學所以不多談。

其實以這類 night talk show 而言,不計以前事旦台找吳君如做的娛樂圈八卦開講之類,近年最好看的莫過於晚吹系列的《啪啪聲,太好聽》和《又要威,又要戴頭盔》,話題既吸引、主持又有火花之餘,還令人擴闊眼界看到平時不見的東西。(至於《有病有真相》就已經類似《醫生與你》或《恐怖醫學》之類,不大像talk show了。)

星期六, 4月 14, 2018

香港政府檔案的保存與利用

[香港政府檔案的保存與利用—劉善君女士、袁秀明女士]

1. 檔案表面上不如博物館展品吸引,但其實仔細可看出很多故事。
例如1877年的維多利亞城差餉徵收冊,加上當時的公司名冊和地圖,就可以用來重建當時社區面貌,甚至用來追蹤市區發展和變遷。
當然,因為舊時官方語文是英文(就算後來中文成為法定語文之一,但政府內部仍然慣用英文),所以對不少人而言,閱讀檔案始終要面對英語的隔膜。

2. 講者簡介了不少有趣的檔案圖片﹕
—1896年遮打道命名文件 (HKRS 58-1-11-70)
—1943年台長在集中營中製作的雨量紀錄 (HKRS 845-1-2,現正於檔案館展出)

—1953年就石硤尾大火起因致輔政司報告 (HKRS 163-1-1578)

(方按﹕按信件抬頭看應該是港督致殖民地大臣的報告)
—1901年維多利亞城地圖 (HKRS 209-1-1)
—啟德機場於1953和1972年的照片 (HKRS 156-1-831, HKRS 03-04-081有網上展覽)

—1960年新界農展會照片 (HKRS 365-1-8-10,新聞處於五十至七十年代拍攝了大量照片連詳述,供海外傳媒介紹香港用,都屬於HKRS 365檔案內。)
—1962年的徙置區家庭 (HKRS 365-1-54-2),當時政府年鑑亦有紀錄生活指數。
—1964年女警指揮交通的照片
—1968年前的郵政總局 (HKRS 01-09-245)
—1961年平安小姐 (363.72 FOS 1961,網上展覽)

—1963年制水 (363.72 WAT 1963,網上展覽)

—1975年垃圾蟲 (355.345 BEA 1975,網上展覽),講者笑道現在大概不可能有那麼「暴力」的宣傳運動 (方按﹕你肯定﹖),而且當年的垃圾蟲還會見報。

1969年反吸毒海報 (362.293 XID 1969),講者說用了當年的影星司馬華龍

—1982年群星與你同滅罪海報 (364.4 FIG 1982),講者叫大家數數認得幾多個明星﹖ :D

—1963年梁舜燕拍攝的霍亂可怕短片 (0020-B079),其實一點也不短,當年的人節奏比較慢 (方按﹕我們現在看甚至會覺得有點「拖拉」)

3. 歷史檔案是由個人或機構於處理公務中開立、接收、或累積的資料。因為有持續或永久價值而被保存。(方按﹕這方面還是朱生講得詳細生動點)

檔案存廢期限是根據法律或財務需要而訂立,到期的檔案會放到檔案處進行鑑定(assessment),留下的歷史檔案會進行登錄和著錄,目錄並上載網上。
與圖書館不同,檔案館並不會按subject approach進行「分類」,而是根據檔案來源和次序收藏。(見後文)
根據《歷史檔案著錄國際通用標準》,檔案亦不會逐份文件逐頁item approach的去登記,只會以整份檔案提供目錄。(方按﹕所以檔案往往要逐頁讀)

1996年政府資料檔案(取閱)則例》規定文件結檔起封存30年才公開,如果想查閱未到期的檔案,就要由檔案處代為向部門申請(根據《公開資料守則》第2守則)。

4. 由於講座於孫中山紀念館進行,所以講者順道提出一些與孫中山有關的檔案。
4.1 CO129殖民地部檔案,例如1895-11-12駐廣州領事Byron Brenan(包恩)致駐京大使報告,和CO129/364孫中山申請來港信函。
4.2 檔案館亦有相關報章,例如1889-10-18的China Mail公佈香港西醫書院的考試成績,孫中山名列前茅。

5. 接著講者介紹檔案處的網上資源
5.1 「網上藏品集」有很多分類,例如「紀錄香港」列出了一些檔案處最多人想找的文件,從中可見到1882年查維克報告書,亦有些Made in Hong Kong的宣傳品、和1983年身份證設計圖
歷史圖錄」是歷史圖片。
「檔案數碼化」製作了很多數碼圖片集,例如七十年代公屋圖集(消防處製作)和地下鐵路照片(地政處用作處理索償用)。
每月一圖」會每月刊登精選圖片。(方按﹕可惜沒有RSS無法利用)
5.2 「網上展覽」有很多檔案館曾製作的專題檔案展覽,由於展覽廳地方不足(方某去過,只是一間小房),所以網上展出的份量更多。
5.3 「視像資料」有若干政府宣傳片的剪輯。(方按﹕當然有人上載了更多舊片到youtube)
5.4 「教學資源庫」則提供了46份專題指引,協助學生和公眾人士找相關檔案。

6. Q&A時間﹕基本上是「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狀態,有幾個黃絲大媽大叔連環質疑政府還不設立檔案法和進行政治審查。雖然我看不到為難一個檔案處中層同事對爭取訂立檔案法有何幫助,何況就算你再三質問,身為政府公務員也不可能在公務場合發表個人意見。(難道你想他答「係呀我都想有檔案法架,政府唔搞之嘛」﹖)

6.1 講者當然會說他們是按專業指引而非政治取向去選取檔案。至於「三十年」的解封標準,的確不同地區有不同規定,由50年、30年、25年、20年都有。

6.2 法改會正在研究檔案法或資訊自由法。(方按﹕言下之意「唔該去問法改會同政府,唔好再質問我地班細既」)(方再按﹕據聞今年將有公開諮詢)

6.3 有人問到街道索引,因為地政署自己收起三十年代的街道索引但保存不佳,而檔案館只有五十年代的。講者只表示部門可要求檔案館提供協助。

6.4 有人問到檔案編號(這也是在下想問的問題),其實這個編號表示的是﹕
例如 HKRS 365-1-1
HKRS 是  Hong Kong Record Series之意,365是新聞處檔案,後面的1是指第一次移交的檔案,最後的1就是檔案本身的次序。

星期六, 4月 07, 2018

新一期聯合報及博物館節目表

二零一八年第二號《聯合報》已出版﹕HTML版 / PDF版
今期科學館的科學節活動太多,所以篇幅較緊。部分外界機構節目未能刊登,有興趣人士可留意網上節目日曆。
隨著博物館節目預告的服務不斷擴展,版面會越來越緊張。未來該如何調整,還望讀者諸君提供意見。
新聞版﹕
1. 對外社評—煽動港獨台獨的中共在賊喊捉賊 (棋王國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政治學部)
每次見到中共指罵別人搞獨立的時候,總令人不知該笑或該怒。 
該怒者容易理解,因為太多黨國誣陷批鬥之舉,學者討論香港出路提及中共倒台後可能會獨立就是鼓吹港獨(聲稱殖民主可能倒台自不能容)。投共紅人又說「結束一黨專政」也違憲,實質上是無視憲政、以黨代國之舉。只是重耍愛國之名偷僭愛黨的老招。 
該笑者,其實獨立運動最大煽動者非中共莫屬,別忘記最大塊就是中共支持的外蒙獨立。中共建政前亦曾聲言建立多民族聯邦體制,當然現在就變成「聯邦中國論等於 搞獨立」了。更有甚者,原本鄧小平主張一國兩制,就是承諾減少黨國干預,以求國家名義統一。但黨國機器一旦沒有制衡,自然處處插手、態度囂張面目猙獰。迫避秦之民愛黨,於是民心乖離,就連和平統一機會亦煙消雲散,實中共之責。
副刊版﹕
1. 棋藝天地—Forbidden Island 禁地島 (方潤)
這也是跟朋友玩過的合作遊戲,覺得對鼓勵學生合作精神也不錯,所以就自己買了放在學校了。 
遊戲規則算很簡單,幾位玩家就是一同對島上探險的伙伴,各自有不同能力,例如潛水或傳訊之類。島上廿四地塊隨機抽出排成十字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狀),眾人起 點不一。每一回合眾人抽牌後可選擇在島上行走或使用個人能力,而每回合後都會抽牌決定哪些地塊要淹水,如果淹水地再被抽中就會陸沉消失,而玩家可在淹水時 逆轉它避免陸沉。 
島上有四種寶物,每種都要集齊四張卡再到指定地塊才換到。而淹水/陸沉的速度會隨著回合進行加快,玩家要盡快集齊四種寶物,然後到停機坪脫離險境。所以玩家要合作運用不同能力阻止必要路線的地塊陸沉,並互傳有用的卡片以便盡快換到寶物。
知識版﹕
1. 節目預告
2. 雋語錄
「We can only do the right as we see the right.」(我們只能見到正確的事就去做)
—英皇佐治六世宣戰演說,1939年9月3日
---

今季wishlist﹕

展覽﹕
太空館 (25/4重開)
海事博物館﹕水源平衡 (-30/4)
歷史博物館﹕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 (9/5-3/9)
文化博物館﹕李永銓「玩.物.作」設計展 (9/6-24/9)
文化博物館﹕數碼敦煌—天上人間的故事 (11/7-22/10)
科學館﹕超越天空 (15/6-17/10)
海防博物館﹕一戰一世紀 (15/6-30/1/19)

講座﹕
科學館﹕科學中理智與感情的角力 (8/4)
科學館﹕自閉人士與別不同的腦袋 (15/4)
海事博物館﹕勵德年記—鄔勵德紀念放映 (28/4)
歷史博物館﹕古代兩河流域歷史的再發現 (19/5)
孫中山紀念館﹕辛亥革命前後的軍國民教育 (19/5)
文物探知館﹕賑災與善後:跑馬地馬場大火百周年 (26/5)
孫中山紀念館﹕循環日報與近代中國報業的發展 (2/6)
歷史博物館﹕詩歌的高峰為什麼在唐朝來臨─詩的興盛與漢語音系的內在關係 (3/6)

星期三, 4月 04, 2018

有秩序的德國和幸福的丹麥

(這是為學校圖書館主任協會通訊寫的書介)


Malene Rydahl《幸福好日子:向全世界最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的10項祕訣》,顧淑馨譯,台北﹕大塊,2015
鄭華娟《溫柔的心,強大的力量:德國人的日常思考》,台北﹕圓神,2015

《幸福好日子》是范建梅老師推介書籍,《溫柔的心,強大的力量》就是碰巧遇見的。後者的作者是嫁到德國的台灣妻子,前者則是跑到法國工作的丹麥女士所著。

聽到德國,大部分人或者會想起總理默克爾和以前的狂人希特拉,或者還有德國鹹豬手、啤酒和香腸,還有各種精密的工業製品—例如攝影發燒友最愛的蔡司鏡頭。對於德國人,大家的看法大概就是默守成規、嚴謹、冷酷而沒趣,只顧著磨好那塊鏡片。台灣人卻是以熱情著名,於是嫁到德國就有好玩的比較了。

德國人嚴謹倒是真的,單單看垃圾回收被可知一二。東西兩個以精密工業聞名的大國—日本和德國—在這方面都是不相伯仲,就正如日本鏡頭也很有名一樣。不同類型的垃圾要分別於不同日子丟棄,還有些特殊垃圾只能帶到市政府的辦公室棄置。台灣也有垃圾回收政策,但相對而言簡單得多,於是這位台灣人妻一開始也很不適應。如果香港人連台灣式的垃圾回收法例都接受不到(於是到現在還未能實行類似的),又怎能做到德國式的環保高要求﹖

令台灣人妻更緊張的是,奶奶說她的廚餘桶擦得不夠乾淨—因為有灰塵。和鄰居的桶並排而放時,就會讓人覺得這家人很不乾淨。德國人的嚴謹當然不只在垃圾回收,而是滲透到生活每一方面,連賣麵包也要寫清楚哪些最新鮮、哪些是隔夜的。於是作者想重塗房屋外牆,就為了滿足種種規章要求而花了五年才完成。對於不介意隨時僭建大宅地牢、被發現時又可以立即填了它的香港人而言,應該會受不了這種生活吧﹖

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要維持這樣的社會文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德國人著重培養小孩獨立自主,要他們照顧好自己,恰好與「港孩」相對。香港很多人同樣把這點掛在口邊,鞭撻香港的家長和學生,但其實只是葉公好龍,到後輩挑戰自己的時候,就視「獨立」為大敵,這也是華人社會普遍的思維模式。在德國則是無論大小老幼都要獨立,默克爾下班後也要自己拿購物袋去超級市場買菜,就連作者為老公盛碗湯,也會被奶奶問「他病了嗎﹖」。華人認為是溫情照顧的動作,德國人則認為是病人才需要的事。

曾有納粹肆虐、萬民不是助紂為虐就是噤若寒蟬的歷史陰影,學校教育同樣重視獨立思考,更要求學生要有「國民勇氣」,挺身幫助受害者,至少要為其發聲,否則就形同侵害者的同謀。作者提供了一個酒吧裡面有難民青年騷擾女客的事例,讓大家見識酒吧老闆如何用「溫和有趣」的方法解決事端。

德國人的嚴謹,當然不止於日常生活,語言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德語文法結構嚴謹亦是眾所周知。作者的德國老公就曾經為了華人那句有如萬能插頭的「沒關係」頭痛萬分,因為德語的「沒關係」是有特定條件之下才用得著的,這點文化衝擊也是很好玩的內容。

相對於德國人的嚴謹和歷史沉重,丹麥相比而言形象當然輕鬆好玩得多。
身為丹麥女性,作者到法國工作多年後,比較不同文化才開始反思祖國為何被評為最快樂國家之一。

談起丹麥,圖書館同工大概首先會想起童話大師安徒生,愛好科學的筆者也會想起天文學家第谷和量子力學巨人波耳。有些人還會想起樂高玩具(LEGO)和「可能係世上最好嘅啤酒」嘉士伯。其實丹麥曾幾何時還是北歐強國,挪威、瑞典、芬蘭、冰島都曾以丹麥為馬首是膽。手提電話用的「藍牙」技術還是以一位古丹麥國王的稱號命名。只是後來國勢衰弱,周遭強國後起爭相稱霸,旗下各國亦謀求獨立。丹麥於是只餘下本身小塊國土,但仍然是格陵蘭和法羅群島的宗主國。(為免讀者誤會﹕本段並非本書內容。笑﹗)

前陣子香港電台播出一套澳洲紀錄片《帝國的代價》(Price of Empire),講述二次大戰的前因後果。眾所周知德日兩國挑起戰爭,都是為了滿足帝國夢。民族主義令人亢奮,「讓XX再次偉大」這類口號,對於曾經有「偉大」歷史但後來衰頹的國族人民更具誘惑,放眼歷史屢見不鮮,眼下亦繼續延燒。有趣的是,相對於這些「渴望再次強大」的國族,丹麥人在國家長期遭遇各種的挫敗後,並沒有變得憤憤不平、整天想著一雪前恥,反而變得務實謙虛,不作過分期望。於是就連足球隊意外拿到歐洲冠軍,都足以令全國歡騰。就是因為大家都沒期望會贏,偶爾的驚喜反而令快樂倍增。換著是一些大國子民,老是想著要贏倒對方,倒會為了輸而憤恨,甚至鬧出球迷暴力來。

作者認為,丹麥人的快樂來自以下十大特色﹕

1. 信任﹕活在制度腐敗、民多詭詐(見按1)、互相提防,事事要被人監管的社會,不只運作成本高,而且整天提防別人也難以快樂。丹麥社會制度可靠,人民互相信任,誠信社會大大降低運作成本。制度保障令人民有互信,路不拾遺,甚至把嬰兒車放在餐廳外也不怕被拐走,生活簡單就快樂。

2. 教育﹕教育體制有不同型式的學校靈活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大學不只免費還有津貼,不用為學費和家計操心,可以自由選擇最愛科目。社會和家長都著重學生選擇前路的自由,而且著重合作多於競爭,不重視精英而重視普遍學生的需要。缺點當然是補底有餘、「拔尖」不足,但丹麥人認為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興趣比追求成績更重要。更不消說,北歐各國性教育同樣出名「務實」,不會壓抑學生的性需要,反而著重教導他們安全地探索和享受。

3. 自由和獨立﹕重視培育孩子獨立生活、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無論貧富,家裡小孩都可能去找散工,就是為了不靠父母能自由花費。福利社會的安全網也令孩子可以自由嘗試不怕失敗。缺點就是作者認為自由可能與高自殺率有關,畢竟活在不自由的社會,生活不好可以怪「社會的錯」,但丹麥社會已經給予充分自由和支持,活得不好就唯有怪自己了。

4. 機會均等﹕高稅負的福利社會制度令丹麥社會流動相當高,貧富差距相對較少。因為有安全網,人們才可以自由探索追求理想,各展其才為社會造就更大貢獻。

5. 務實的期待﹕就如前面所說,經過長期挫敗後,丹麥人沒有變得悲憤,反而學會不抱過度期望。但務實不代表沒理想,務實地追求理想,反而更能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追近理想。

6. 尊重他人與團結﹕丹麥人講求團結,對社會制度有信任,所以也不介意高稅負。這點與很多國家人民大多厭惡交稅,甚至和用盡方法逃稅,差異甚大。丹麥人認為社會福利良好,自己同樣受惠,有能力的人多繳稅是公平和物有所值的。但社會要求同樣嚴格,在制度裡欺騙濫用的人會受千夫所指,因為他們違背了公眾的信任。公民義務當然包括守法(例如不能亂過馬路),但投票也是義務,丹麥的投票率在先進國家中名列前茅。人人都在社會享有權利,於是人人都應該參與。

7. 工作和生活平衡﹕丹麥人不只工時短和少加班,而且彈性上班安排普遍,方便國民照料家庭。甚至首相也公開承認陪伴家人非常重要、不下於國務,並獲得國民支持。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這類故事在丹麥似乎沒市場。由於私人時間充裕,連帶國民擔任義工和組織社團也十分活躍。而且道路規劃完善,方便人們騎單車上班。香港有個議員騎單車到立法會成為新聞,但丹麥國會六成議員都是騎單車去開會的。缺點是丹麥人雖然重視家人相處時光,但在飲酒這方面就不夠節制了。

8. 對金錢看開﹕既然社會安全網完善,而且稅率高,工作就是為了證明自身價值和社會貢獻,甚至追求人生意義,自然不需要拼命賺最多的錢。對一個相當發達的富裕社會而言,追求更多的錢並不會增進幸福感,家庭生活和人生意義的影響更大。「錢買不到幸福」這句話,每個社會的人都懂得說,但我們未必像丹麥人般認真實行。

9. 謙遜﹕既然社會講求團結和互相尊重,謙遜似乎是理所當然地必要。畢竟如果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最強最聰明的話,很難有互相尊重、要團結就更難。北歐甚至總結出有如十誡的「詹代法則」(維基百科有載),告誡人們別炫耀個人成就,別以為自己有資格對別人頤氣指使。丹麥人雖然也熱情支持國家隊,卻是歐洲出名和平的球迷,甚至因此得過獎。就連嘉士伯「可能係世上最好嘅啤酒」口號,也被視為是保守謙遜的表現。(方按﹕我倒會把自謙「可能」最好,視為一種幽默陳述。)
於是在這樣的社會,獲獎餐廳的主廚兼老闆,會把洗碗工一併帶出國上台領獎。因為丹麥社會認為餐廳表現好,是基於全體員工的貢獻,並不只是主廚的功勞。

10. 性別平等﹕社會對男女孩期望大致一樣,丈夫不介意請假照料家務,女人也不會認為男人才該做「粗重工作」。連男女約會也會各付各(他們甚至跟丹麥王儲食飯也行AA制),不如香港社會認為男女平等是女性享有同工同酬,待遇上卻保留要男人付費管接管送的淑女特權。正如前面所言,丹麥人對性比較看得開,男女都有權主動追求「性福」,孩子首次性行為的年齡,北歐也是世界最早。換轉香港人在那種年紀發生性行為,男方早就「衰十一」被捕了。本來應該用來對付成人侵害少年的法例,香港卻用來對付兩小無猜的男方

「人比人,比死人」,看完似乎更容易令人絕望。畢竟這十大「祕訣」其實人人都懂得說,就如筆者幾年前介紹芬蘭教育的書籍一樣(見註2),「我們叫了沒做,人家做了沒叫」。而且就像芬蘭教育一樣,有些事情香港人知道了也未必做得到,畢竟制度和社會氛圍並不是個人能輕易改變(先不說競爭體制,你看學校單單教學生用避孕套已經被道德重整會指責「鼓勵青少年性交」,你還能學丹麥真的教小朋友甚麼﹖)。但多點思考「為何我們做不到」,其實也是改變的開端。如果每個人都多反思,改變心態,社會才有長遠改變的可能。

相比起社會問題的沉重,作者最後總結自己的十大人生哲學,或者可能比較容易實行﹕

1. 我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2. 不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
3. 不在意社會的標準和壓力
4. 永遠準備好 Plan B
5. 選擇自己要打的仗 (方按﹕即是不要企圖同時面對所有問題)
6. 對自己誠實,並接受事實 (方按﹕正如《大學》所言「毋自欺也」)
7. 學會奉行務實理想主義
8. 活在當下
9. 為自己創造不只一個幸福的來源
10. 學會愛人

行力以上幾點,就算沒拿到甚麼卓越成就獎去證明自己是「最好的圖書館主任」,我們至少「可能係世上最快樂嘅圖書館主任」。(乾杯﹗)

(註1﹕純粹個人觀感,「文明古國」大多如此。大概因為「人老精鬼老靈」,民族歷史越長、累積經驗越多,於是人們沿襲越多詭術。
註2﹕介紹陳之華《沒有資優班》和《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還有另一本芬蘭人寫的《芬蘭的100個社會創新》http://fongyun.blogspot.hk/2013/10/finland-and-our-education-reform.html。陳之華後來還寫了本介紹澳洲教育的,看倌也不妨一讀。)